但是,所謂"忠言逆耳",大多數(shù)人耳朵是聽不進刺耳忠言的。他們最喜歡聽到阿諛、贊美,最高興被戴高帽,分不清是真是假,陶醉在美麗的謊言中。一聽到刺耳的真心話,便認為這個朋友故意揭他的瘡疤、有意跟他過不去,嘴里不說,心里不服,漸漸躲避那個朋友了。
請轉(zhuǎn)換一個角度想想,假如我們有這樣一個朋友:他喜歡說謊,不守信用,很多朋友都對他的缺點感到不滿。我們怕他如此下去,會失去很多朋友,而陷于孤立。于是基于一片好心,誠誠懇懇地勸告他,希望他知道自己的過失,下決心改過。我們把他當做自己的親兄弟般,懷著"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心理,苦口婆心地去規(guī)勸他。
盡管我們說得非常誠懇,非常得體,但一語道破他的隱私,一下子觸著他的瘡疤,他是會感到很痛楚的。如果他能夠忍著痛楚,立下決心改過,我們會很高興。因為我們的勸告發(fā)生了作用,使一個不守信用的朋友變好,如同老父親看見浪子回頭般,既難過又歡喜。
反過來,假如我們的朋友對我們的勸告感到不滿,認為我們是存心揭他的瘡疤,因而態(tài)度惡劣、出言不遜,相信我們會難過得勃然而起,拂袖而去。同理,我們?nèi)绻眠@種態(tài)度去對待敢于規(guī)勸我們的朋友時,我們等于是"自絕于人",從此就失掉一位好友了。
生意場上的人應明白:那些私下告訴你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