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俄羅斯諺語:“巧干能捕雄獅,蠻干難捉蟋蟀。”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講究方法,巧干勝于蠻干。
埋頭做好領導交辦的事情本是無可厚非的,不過要想迅速攀到職業“頂峰”,這是遠遠不夠的。許多人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常常加班加點工作。這些人錯誤地認為唯有這樣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其實工作效率與工作業績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為忙而忙,也不能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結果卻沒有任何成績。
江勇畢業于一所普通高校,剛進入投資公司時,他看起來才智平平,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不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每次進入一個新的單位時,他的發展總比其他員工順利一些。江勇自己也清楚,有時候,勇氣和耐心會比埋頭苦干更有效。
從參加第一天的員工會議開始,他就勇于發言,給領導留下了初步印象。當其他新員工埋頭苦干、還分不清單位里誰是誰的時候,江勇已經掌握了老員工的大致情況。
進入公司不到一年,他就成了辦公室的副主任。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不難發現,埋頭苦干不如巧干。要是沒有特殊的專業技能,我們完全可以去做一個像江勇那樣的有心人。若沒有超群的能力,請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這樣也能迅速攀登上職業高峰。
工作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任務,處置不同的情況,需要我們因時因地制宜,做出不同的決策。做事時,需要一種求實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按科學規律辦事,自覺用理智戰勝沖動,用巧干代替蠻干。這才是職場成功的捷徑,不能深刻理解這一點,將事倍功半。
巧干是一種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是敏銳機智、靈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滿活力、隨機應變的智慧。知識經濟時代就是巧干升值的時代。
很多發明都是因為發明者忍受不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苦勞作,他們認為總會有更輕松、更快捷、更便宜、更簡單和更安全的法子,總能找到減輕工作負擔的更好方法而創造出來的。
可見,巧干是抓住了事情的關鍵,并找到了針對性方法的結果。巧干既可以減少勞動量,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員工會發現,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并不比別人少,但成績卻總沒別人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技巧問題,所以在工作中,我們還要注意做事的技巧。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