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天,我在高鐵站。
看到臨近假日的站臺,車流如海,很多人步履匆匆掠過接站口,卻看到有兩人因為行李碰撞而爭吵不休,有人在一邊搖搖頭:有什么事,是好好說話解決不了的?
的確,我心有同感,在這個人心浮躁、戾氣很重的時代,很多人不會說話。經常在不該說的時說,在該說時不好好說。
這些年,隨著年齡增長,眼界擴展,越來越能看透一些人和事,體會最深的就是:有些人,再有本事,但如果不會說話,是不能做朋友的。
W的家里最近出了點事,聽說她的姐夫因為經濟問題被叫進紀檢委談話,由于姐妹情深,她很擔心姐夫姐姐,但又顧忌面子,所以那幾天沉默許多,很多時侯躲在一邊,獨來獨往。
那天中午,她正在食堂悄悄埋頭吃飯,單位里的L坐過去,大咧咧地說:“聽說那個趙XX局長是你的姐夫?”
周圍的氣氛一下子凝滯,W“嗯”了一句,臉色開始難看起來,也流露出無力感。
L又說:“他犯了什么事?事大嗎?”看得出W的無力感很快變成了憤怒,她身邊的人心揪起來,生怕兩個人會開撕,還好坐在隔壁的大姐,立刻轉過身對小W說:“孩子最近成績怎么樣?我妹天天夸你家寶貝優秀,每次年級組都考前十。”
她妹妹的孩子和小W的孩子是同年級,而且W的孩子成績的確優秀,W的臉色才開始陰轉多云,笑著和大姐聊了起來,倒是L坐不住了,端起盤子起身走了。
但很多人對L的印象大打折扣,雖然平時她的快言快語聽聽就算了,但這種不分場合地消費著別人的痛苦實在是一種沒有修養的表現。她不知道那些害人的、難堪的、無原則的話說出來既害人,又自損形象。
而大姐用一慣的溫和化解了W的難堪,后來明顯看她們倆的關系更親密了一些。
02.
成熟而準確的語言體系,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它能幫助人表達內心的想法,讓心情、意愿、感受主觀的東西,說到底,語言不僅是聲音,還能輸出思想。
很多人并不覺得好好說話有什么了不起,卻不知那些會說話的人,早已賺了人生,贏了幸福!
方是我們圈子里公認的幸福女人。
不僅事業發展很好,而且夫妻恩愛,婆媳關系良好,女人的福氣似乎全被她占盡了。
當別人在惡言惡語攻擊婆媳關系時,她正吃著婆婆親手做的飯菜;別人痛訴老公不顧家,她正在享受情感的溫馨,別人牢騷人際復雜時,她笑吟吟地處理了各種錯綜復雜。
其實,這份幸福是用心換來的。
作為人事HR,她明白人際的交流與溝通,聯系其間的就是語言,她懂得適時贊美、激勵說服、委婉拒絕、理解寬容的運用及高招,說話成了她工作與社交縱橫馳騁的奧秘。
過日子,她也遵循著生氣時不當著“外人、父母公婆、孩子”面前口出惡語的原則。
因為男人,要的是面子。
剛結婚時,曾因洗碗鬧得不開心,她陪婆婆做飯后,腰酸背痛,呵斥老公過來洗碗,誰知老公在老媽家想表現男權一些,擺著臉沒說話,她的聲音大了些,婆婆的臉立刻晴轉多云。
她立刻噤語,低頭在廚房干了起來。
回家后老公開始打躬作揖:感謝老婆大度,沒在我媽家發脾氣。
她才知道再親密的關系也需要言語上的尊重。
夫妻之間,最忌諱的就是命令和責備式的語氣,一句話,表達方式不同,引起的效果也不同,也給人不尊重的感覺,因而引起一系列負面效果,抵觸、郁悶、生氣,接下來可能是激憤的唇槍舌戰或綿綿無絕的冷戰。
好好說話,才是真正的修養。
一個真正美好的女人,應該擁有這份修養、加上通透的態度和善良純凈的內心,必然獲得幸福。
03.
有話好好說,到底有多重要?
張藝謀同名電影《有話好好說》里有一場大戲,所有的枝節問題都匯總到了餐館,張秋生和趙小帥約了劉德龍前來商談,打算和平解決此前發生的所有糾紛,張秋生發現小帥不改初衷,心寒之余,開始好言相勸,在這一幕長達幾十分鐘的戲里,人物幾乎沒有進行任何肢體活動,端坐在那兒,全靠本真的對白,將劇情推向高潮。
這一整套對白告訴我們,一個人由于個人的修養、身份、立場不同,對話成了一種復雜的、社交化的交際活動,很重要。
說話,是人和人交流最基本的手段,但它也代表一個人頂級的修養。
04.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寫道:你越會說話,別人越喜歡你,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會越快樂。
的確這樣,無論在家在外在職場在生活,合理的語言表達可能收到舉重若輕的效果。
那些重話輕說,不但讓對方愉快地接受,還能促進彼此的親密感;學會急話慢說,因為越著急,越說得前言不搭后語,只有慢下來,才能別人留下遇事不亂、讓人信任的好印象;傷害人的話,一定不能說,因為語言是有殺傷力的;至于沒發生的事,更不要胡說,要懂得抑止情緒,學會辨別是非。
別忘了,你嘴上所說的人生,就是你的運勢!
萬古乾坤,風云萬象。
其實最好的運勢,藏在了你最好的修養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