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最有“心機”?當然是面無表情、喜怒不形于色的出家人。但普通人無法與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無表情,可喜怒哀樂都表現(xiàn)在臉上,就等于把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暴露給別人,哪怕這些想法是暫時的,也會被高手識破甚至掌握,這是很可怕的,因此做人要謹慎。
不管你心里有多大波濤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現(xiàn)出來,都要藏在心里。你想,你心里的事是你自己的,何必讓別人來與你一同承受呢?再說你都表現(xiàn)出來人家會覺得你這個人太淺薄,沒有“心機”,什么事都藏不住。
如今的社會,人們都善于察言觀色,調(diào)節(jié)與人相處的方式。所以你要時刻警惕,別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控制,就得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偽裝自己,深藏不露。
不為物喜,不為己悲,這也是做人處世的一個境界。自古以來,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憂的。當然,人有時會高興,有時候不免憂愁,但千萬不要被情緒所左右。有高興的事,表現(xiàn)在臉上無妨,但悲哀的事就需要隱藏了。因為將一切都表現(xiàn)在表面上,更會促使情緒強烈化,而不能忍受悲哀。因此,成功立業(yè)之人,對這方面都尤其注意,能夠做到不形于色。
喜怒不形于色對于一個沒有一定知識和閱歷的人,尤其是剛工作不久的人,是很難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也不是不可能。你每天起床后,或睡覺之前,對自己說一聲:“我絕不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神色。”以此警惕自己,或者是在日記上,仔細寫出來,要每天持續(xù)不斷地做。長此以往,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對自己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
任何人,只要在社會上做過一段時間的事,便多多少少練就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jù)你的喜怒哀樂調(diào)整和你相處的方式,并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原無可厚非,可是“謀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時卻是對你的傷害,或者使你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的掌控。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能夠成大事的。此種人并非是卑躬屈膝,裝出笑臉,更不是為了奉承上司,強露笑齒,而始終保持自然的神態(tài),喜怒不形于色。
當你失意或得意時,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現(xiàn)出不悅之色或驕矜之色,這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更因為難能可貴,因此旁人看來,會覺得你很了不起。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往往被譽為深沉、有心機、高深莫測。平時為人做事不露行蹤,卻往往做出出乎意料的成績,當然最能贏得欽佩,并使人們心悅誠服。過于公開暴露地行事,既無用處,也顯得沒有品位。
不急于表態(tài)往往能使人們猜測不已,而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心理時,便更是如此。神秘的奇妙之處在于,可以通過其神秘性來贏得別人的敬重。即使你必須吐露心跡,道出真相,也最好不要顯山露水,避免讓人一覽無余,千萬不要任由他人來窺視你里里外外的一切。
適當?shù)木}默是明智者謹慎的護身符。因為,你的計劃和決心一旦完全披露,就很難再獲得尊敬,反倒常常招致人們的注目、妒忌與批評。如果實施的結(jié)果欠佳,就更容易帶來加倍的不幸。如果你真想贏得人們的關注和敬仰,不妨向那些行而不言、心機深厚的高人多加學習。
一聽到別人的奉承就面有喜色,會在無形中給有心者以可乘之機,趁機向你奉承靠近,進而提出要求,甚至進行“軟性”的勒索;一聽到某類言語,或碰到某種類型的人就發(fā)怒,有心者便會故意制造這樣的言語,指使這種類型的人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迷亂智慧,失去風度;一聽到某類悲慘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感滿胸,甚至傷心落淚,有心者了解你內(nèi)心的脆弱面,便會以種種手段來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擊你情感的脆弱處,以達到他的目的。
把喜怒哀樂由情緒中抽離,你便可以理性、冷靜地看待它,思索它對你的意義,并進而訓練自己對喜怒哀樂的控制,做到該喜則喜的地步。
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里就是不隨便表現(xiàn)這些情緒,以免為別人窺破弱點,給人以可乘之機。
當你被大家認定是不會隨便改變臉色的人,別人可能早已在心里對你敬畏三分。無論別人如何罵你、嘲諷你、冷落你,你都能默默忍受,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這種修養(yǎng)需要有相當?shù)?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zixi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自信才可做到。
當你有不愉快的事,突然被別人看到,并因你不形于色感到奇怪,你應該高興。因為別人會覺得:這個人遇到這種情況仍臉色不變,究竟此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將而無法透知你的底細。
感悟:“大巧若拙”和“大智若愚”的裝傻態(tài)度,只可以在米缸常滿、荷包不空的時候作為自鳴清高的招牌,或者吃飽沒事干的人作為所謂為人處世之談。要是在競爭激烈的年代做事時,就不可以這般消極。特別在市場競爭開展爭奪的時候,這態(tài)度更要不得。除非以退為進,佯示懦弱,暗施陰謀,故意裝傻扮懵,使人莫測高深。俗語所說的“扮豬吃老虎”,真是畫龍點睛、一針見血的經(jīng)驗之談。裝傻不是一般人能夠裝的,要裝成功也十分困難,而且需要很高的修行和智慧,關鍵在“裝”得象,沒有破綻,倘若被人看得出來是“裝傻”,那就不是“裝傻”,而是真傻了。其實裝傻并沒有勵志文章作者所瞎掰的一樣那么容易,更沒有象勵志文章作者睜著眼睛說瞎話那么瀟灑!如果你自己沒有很深的道行,友情提醒你,最好別玩!倘若一知半解,玩著,玩著,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