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獲諾貝爾獎之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間,包括電視廣告商人等等,拉著去做這做那。文人難免天真,不擅應酬,心慈面軟,不會推托;做事又過于認真,不懂敷衍;于是陷入忙亂的俗事重圍,不知如何解脫,終于自殺,了此一生。據報道,川端臨終前,曾為籌措筆會經費而心力交憊。心情十分低落,可能是促使他厭世自殺的原因之一,這當不是妄測之詞。
固然,對一位作家來說,能獲得諾貝爾獎,這口井已經算是鑿得夠深了。但如果他不被卷入使他煩倦不堪的瑣事,而能依然寧靜度歲,以他東方式的豐富晶瑩的智慧,或可有更具哲理的創作留傳于世。
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為了要寫一本書,而去森林中度過兩年隱士生活。自己種豆和玉蜀黍為食,擺脫了一切剝奪他時間的瑣事俗務,專心致志,去體驗林間湖上的景色和他心靈所產生的共鳴。從中發現許多道理,而完成了這本名著。
常有人嘆息生活忙亂,負擔沉重。
當然,人生有許多推不開的負擔,但是,在這些負擔之中,有許多是不必要的。由于太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顧此失彼。
許多人在除了自己分內該忙的事情外,更要忙些不該忙的。如忙應酬;忙為了增加物質享用或虛榮而去賺錢;忙著奔走鉆營去求地位。對自己已經著手的工作易于失去興趣,因而時常見異思遷。
“能者多勞”,是對一個有才干的人的贊譽,卻也是對他的一種悲憫。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