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位哲學家想把一頭牛趕進牛欄,無論是他在前面使勁地拉,還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進欄。一位路過的農夫見了,笑著從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著農夫乖乖地走進了牛欄。哲學家經過反復思考,從這件事上,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哲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生活區域,在如何對待牛這個問題上,一個哲學家不如一位農夫;要別人做一件事,光強逼是不行的,哪怕你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奏效。其實,我們要做的,僅是舉手之勞,拿出一點生活的“青草”,給別人一點甜頭和希望;世事不是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而應該站在別人的角度,多為別人想想,這樣,人生的路反而會走得更順暢。
二、一位雕塑家用石頭雕了一只鷹,鷹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飛一樣。哲學家見了,問:“你是怎樣把石頭雕得飛起來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實,這只高飛的鷹本來就在那里,我只不過把石頭中多余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一塊石頭,只要把它多余的邊邊角角去掉,就能飛起來。
這使哲學家想到了人,人哪怕像石頭一樣愚笨,只要能舍棄多余的東西,也是能夠飛起來的啊!但人生的誘惑,就像一塊石頭多余的邊邊角角,如果面對誘惑,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不舍得放棄,那也不舍得放棄,人生就會成為一塊沉重的石頭,永遠成不了展翅高飛的鷹。要想人生飛起來,只要放棄多余的“邊邊角角”就行了。
三、牧羊人忽左忽右自顧自地向前走著。牧羊人后面跟著一只羊,盡管羊沒有用繩拴著,但羊卻如影隨形地跟在牧羊人后面,也忽左忽右地走著,寸步不離。哲學家見了,感到很奇怪,便問牧羊人:“你并沒有用繩牽著羊,羊怎么會緊跟你不離呢?”牧羊人回答說:“拴住羊的不是繩索,而是你對羊的關照和憐愛。”牧羊人的回答,讓哲學家由此想到: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