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在無休無止生活的起落生存之中陶冶自己。不過,能夠高瞻遠矚、真正的戰勝自己的人往往不太多見。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所處的地位和角度的不同,可以隨處可見的,則是在蕓蕓眾生之中,放縱自己,花天酒地、貪婪與欲壑難填的人,擁堵眼簾,比比皆是。人生在世,欲望是與生俱來、層次越高,追求欲望的能力越強,自我實現的程度就越高。
人類的進步的,社會的發展的,思想的解放,全都離不開形形色色的無休止的欲望。但是,欲望如果摻雜著貪念,卻會左右著人們的認知和追求,就會讓人心術不正而不擇手段。古往今來,多少為官者不顧百姓疾苦,多少為商者見利忘義,多少父子兄弟反目成仇……可以說,一切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爭權奪利,皆因似火如冰的欲望而生。
欲望是一把“雙刃劍”,會讓世界變得美好,也會讓世界變得邪惡。無窮無盡的欲望,或許可以帶給你物質的豐裕,卻無法帶給你精神的平靜。人活得累,實際上是欲望過火的“心累”。正如明末的一首《十不足》所云:“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又大廈,床前又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個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這些都是欲壑難填,是“分金得不到玉,封侯怨不授公,受公還欲為帝,為帝則求長生”的欲望膨脹。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人,總有一種無休無止的欲求:今天吃飯,明天就想山珍海味;今天穿暖,明天就想穿金戴銀;今天當了小官,明天就想高官要職……總是不滿足,總是得到更多更好。
人生一大憾事,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也是說天下最大的禍患莫過于不知足,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貪欲焚身。古代有這樣的故事,有位國王為感謝多年服侍的仆人,便對仆人說“你盡管向前跑,只要在日落之前繞一圈回來圍到的土地全部送你。”仆人欣喜萬分,像一頭發了瘋的野獸不停地向前跑,就在太陽西落時分,他終于繞完一大圈返回原地。不過這位仆人也因此累死。國王悲傷地將他埋葬。其實他真正得到的也只有埋他的七尺地罷了。這便是欲望過重的惡果,往往因為想得太多,奢望得更多更好,結果不自覺地連自己也賠進去了。
物質世界浩瀚無邊、幻化無窮,常人終其一生也難據其滄海一粟,如果對物質過度貪婪,只會疲勞自我,終無一獲。人是赤條條而來,光溜溜而去,所謂的名利地位金錢都是身外之物,怎么才能知足,這要看各人的心態和人生價值取向。試想,一個百萬富翁,如果將他置身于貧民窟里,他一定會很滿足,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大富翁;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一個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成堆的地方,盡管其財富并未分文減少,但他可能就會因此倍感失落,甚至覺得自己是“一介貧民”。其實,金錢只是人的創造物,它沒有永恒的價值和意義,它能裝點人的名譽地位,卻無法壘就和滿足貪婪之人的欲望。
人的欲望只是美麗的憧想,也許在某一天實現,也許在某一天破滅。其實,人生比物質和功利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信仰、創造和奉獻。因此,人生的價值真諦不在于官位居高、財大氣粗,正如人世間之樂不一定非要懷瑾握瑜,而在于充分施展自己的膽識、智慧和能力。對為官者,更要理性地把住欲望的底線,對物質的追求更應懂得取舍,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官位、金錢、美色,不應該懷有過多的貪念,始終有著“別人騎馬我騎牛,自覺無言嘆不如;君試回頭一罕看,道旁還有赤腳漢”的心態;也要多想想“廣廈千間,夜居不過五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斗糧”的古訓,這樣就會對那些過眼云煙付之一笑,就會達到“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境界,也不會因如火如冰的貪欲悠然墮落,淪為階下囚,甚至走上斷頭之臺。
人的欲望與追求是無止境的,其實就應該像阿基米德眼中那個能撬動地球的支點,它的價值,不在于多么搶眼,也不在于多么尊崇,而在于順天承勢,得心應手,把自己的才智和抱負,淋漓盡致地發揮到最好。
一個人能夠戰勝自己,就可以完全無欲則剛,而真正的守住欲望的底線,那就是守住了一個人人生最終命脈。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