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爭到了銷祿,舍掉了存福;對錯,爭是聰明,不爭是智慧。寬容一個人,不需要對方知道;原諒一個人,不需要對方懺悔。
如果不能為所有人活著,那就為關心你、需要你的人活著,為提高心靈品質活著;至于傷害你的人,不需要放在心上。高明之人,其事多從外來,且能就事了事;愚癡之人,其事多由內生,偏會就事多事。曠觀古今,閱歷人情,大多外重而內輕。
朝朝為己營私,只貪聲色貨利,以求一身一家之安。明白性靈最尊最重者,寡矣。心態越自然,別人越能接受。帶著情緒說話,就算有理,別人也難以接受,甚至產生抵觸;不是不接受道理,而是不接受情緒。
同樣面對風雨,有傘者可以從容欣賞,無傘者變成落湯雞;同樣面對逆境,有智者轉禍為福,無智者怨天尤人,連續受傷。
人生最可貴的是光陰和精神,而光陰多被欲望揮霍,精神多被煩惱占據。若能懲忿窒欲,則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營造幸福的生活。
事,有可為和不可為者。可為者不可拖延,拖延則無功;不可為者不可強為,強為則取敗。能知進退,乃稱哲人。心靈是人生的花園,你照顧好它,它就照顧好你。
幸福很簡單,擺平自己就夠了。何苦把他人的功課扛在肩上,勞碌不堪呢?來的都是該來的,走的都是該走的,得的都是該得的,失的都是該失的。無論當下是怎樣的狀態,其實都是“正合適”。
先以福舍罪,次以舍舍福。凡夫無道而有我,圣人無我而有道。迷情當家,不是戀世就是厭世;智慧做主,入世出世都是浮云。
出現在面前的人,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愚昧的人用有限的見解去排斥或塑造它,生命越來越殘缺;明智的人去理解、包容和關愛它,生命越來越完整。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