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要中空才能住人,碗要中空才能夠盛飯盛湯,人的心也要中空,才能夠容人容物。
大家都有搭乘火車或公共汽車的經(jīng)驗吧?如果非上下班時段,當(dāng)我們上車看到車廂內(nèi)乘客稀稀落落時,是不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坐在左右都沒人的空敞位置?
這叫做“人際空間學(xu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跟別人之間能有著緩沖的空間,避免身心遭受太大的壓迫感,除了呢友、情侶等親密關(guān)系外,與不熟捻的人之間大多離不開這個原則,這種情況尤以部屬跟上級、學(xué)生跟老師、晚輩眼長輩間最明顯。
君不見,開會時上級坐的位子四周總是空空蕩蕩的,上課時,教授的跟前總是格外地空敞,人的下意識中,實存在著一股不想被干擾、壓迫的“空間需求”。
再舉一個例子,男生上廁所時,如果是沒有間隔的整排小便斗,旁邊假如突然來了個人,很多人馬上就會覺得不自在,如果剛好是上級或教授。長輩的話,有時甚至?xí)心虿怀鰜淼母杏X。可見“適度的空間”對于一般人來說是非常需要的。
因為有空間才能容納彼此。
“空間”的概念很重要,房子要中空才能住人,房子塞滿了東西就成了倉庫,無法讓人快樂地生活其中;碗要中空才能夠盛飯盛湯,實心的碗絕對無法發(fā)揮碗的功能。
同樣的道理,人的心也要中空(有空間)人才能夠容人容物,那些小心眼的人就因為心堵塞了,沒空間了,所以才容不下別人。
我認(rèn)為,人的心至少要保留30%的空間,那些脾氣暴躁的人,那些凡事不肯吃虧的人,那些動輒喜歡嫉妒別人、看不順眼別人的人,都是心塞著滿滿的私欲,沒一點空間的緣故,如果有著30%回旋的空間,一切都好辦了。
《易經(jīng)》說:“謙受益,滿招損。”謙,就是內(nèi)心謙虛、中空,會讓人有好人緣而受益;滿,就是傲滿自大,容不下異己,自然要招來橫害了。“謙虛”與“傲滿”之間,頗值得大家深思。
大家都有倒水的經(jīng)驗,如果水倒得滿滿的就要溢出來;即使沒溢出來,端提的時候也會溢出來,最佳情況就是“倒七分滿,預(yù)留30%的空間”,既不溢出,又好把拿。
人的心靈“預(yù)留30%的空間”非常重要,很多人把自己的心塞得沒有絲毫轉(zhuǎn)國的空間,例如:愛,就要愛到死,絕沒有一丁點商量的余地、妥協(xié)的空間,于是,當(dāng)所愛移情別戀時,就演出了“情人看刀”或“強(qiáng)酸毀容”的恐怖戲碼,這是相當(dāng)可怕的。
留有30%心靈空間的人絕不會做出這種不理智的行為,他們有余裕的空間可以冷靜思考,而思考后大多數(shù)人都會做出較理性的抉擇,例如這么看開:“離去就離去吧,報復(fù)只會讓自己不快樂……”
空間,讓摩擦獲得了緩解。
人生,經(jīng)常留給自己30%的空間,生活會比較輕松悠游,與他人的關(guān)系會比較和諧安泰,事情會比較有彈性,30%的空間,對我們的人生實在裨益多多。
幸福語錄:“有空間才能容納彼此。”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