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素之人內心恬淡、純凈、平和、內斂,不為外界所擾,心雖素,卻似深谷幽蘭,透出一種幽蘭般的氣度,排開世俗,清雅散淡,純美無瑕。
好的心態,決定好的未來。
一個法國青年想去瑞士留學,他醉心于網站上瑞士的湖光山色,經常夸獎瑞士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并深深為自己不是瑞士人而懊惱。
一位教授聽說了這件事,找到他問:“聽說你想去瑞士留學?你是哪里人?”
青年說:“我是昂貝松人,那里糟透了。”
“你以前在哪兒上學?”
“我在巴黎上過學,那是個虛偽的城市,糟透了。”
“你覺得你現在住的馬賽怎么樣?”
“馬賽糟透了,它的名氣都是靠別人吹起來的。”
“你不用去瑞士了。”教授說,“我是瑞士人,我可以向你保證,去了瑞士,你一樣會覺得那里糟透了!”
一個法國青年熱愛瑞士,決定要去瑞士留學的時候,一位瑞士籍的老師出于好奇,問了他幾個問題。從答案可以看出,這個生在法國長在法國的學生,把自己的祖國貶得一錢不值。對于一個只盯著環境的不好,忽略周圍美麗的人,教授不客氣地指出:“不用去瑞士,因為瑞士同樣糟糕!”
哲人說:“你尋找什么,就得到什么。”這句話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在說明心靈對認知的影響。當一個人看到什么都覺得“糟透了”,說明他看待環境的眼光出了問題,只要反復觀察環境的缺點,哪一個地方不是“糟透了”?就像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看到那些盯著瑣事不放的人,他們的生活很少有快樂,因為一點小事就能讓他們說:“太糟糕了。”他們不知道,決定生活質量的并不是環境,而是一個人的心境。
人的日常生活質量到底是由什么決定?一定的物質基礎,這是必須的。一定的娛樂消遣,這也是必要的。和睦的家庭、鄰里關系,這是要素之一。但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的心態,這個人是否對生活感到知足,是否能在簡單的活動中得到快樂?有時候一顆懂得滿足、善于發現樂趣的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動物忙著為過冬儲備食物,螞蟻成群結隊地去田地搬運掉落的麥穗,猴子把果子堆進山洞。燕子們也準備飛往南方。一只老鹿對一只燕子說:“你們燕子只能在南方過冬,真可憐,每年都要飛那么遠。”
燕子說:“我們燕子只適合溫暖的氣候,天一冷就必須飛到南方。但我們不覺得自己可憐,我們雖然每天都很辛苦,還經常遭遇其他鳥類的襲擊,但是,我們沿途可以看到很多你們看不到的景色,聽到很多你們聽不到的事,比起在原地睡覺,我們更喜歡在旅行中度過我們的時間,每到秋天,我都會因為即將出發而感到快樂。”
在自然界,動物們的性格不盡相同,有些動物習慣定居,有些動物酷愛遷徙。天一冷燕子就飛往南方,對它們來說,這是難得的旅行,讓它們的生命更加豐富。即使在其他動物看來,一連幾十天的飛翔太過辛苦,燕子卻對這樣的辛苦興高采烈。
心境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會不同。古時候,孔子曾夸獎他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的心態就是人們常說的“安貧樂道”,物質條件惡劣改變不了他的好心情,即使粗茶淡飯也能樂在其中。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面臨的困難也許不是貧窮,而是失意、低微、挫敗等各種不順心,想要好的生活并不容易,這個時候人的性格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好的性格能夠帶來好的心境。一個樂觀的人看事情往往光明積極;一個善良的人愿意理解他人,對弱者充滿愛心;一個誠實的人就像澄凈的水,從不虧心;一個勇敢的人敢于面對挑戰,從不動搖意志……與此相反,消極的人認為世界暗無天日;惡毒的人總覺得有人要害自己;奸詐的人總怕自己被騙;軟弱的人經不起打擊,隨時都會跌倒……一個人心境不好,很難得到高質量的生活,只能在苦悶與懷疑中步步為營。
好的心境能夠決定好的生活。心境好的人,常常會有好心情,當一個人長期處在一種愉悅自然的狀態下,不被迷茫、焦慮、憂郁等情緒困擾。倘若你希望自己擁有一種好的生活,就不要錯過每一件讓你開心的事,即使有煩惱,也要盡快讓自己開心起來,讓心靈在陽光下怡然自得,體味每一天的豐富多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