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我們是幸福,沒有喝過三鹿奶粉,沒有打過假疫苗,對于現在爆出的種種新聞,使得我們成為了最幸福的一代,但是社會卻依然在改變,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說的是什么吧。
不知道是不是我最近手機刷多了,看到那些通過各種途徑所報道出來的新聞,我忽然產生了一種叫做害怕的感覺。
我長到這么大還沒見過什么世面,這些社會新聞已經讓我不敢去見了。
隔三差五被曝光出來的熱點加上公眾號的推波助瀾,我感覺很惶恐,更惶恐的是這些還都是真的,最惶恐的是,碰到這樣的事情,該去找誰說個理,找誰保個命呢?
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沒個詩與遠方的憧憬呢,不過,現在大多數的人都不讀詩了,就連遠方也不敢去了。
女大學生一度也成為了一個社會熱詞,身為女大學生的一份子,我曾經一度晚上八點之后沒敢自己出門過,生怕身后跟著的人會傷害到我的似水年華。
不過,轉而想想,我能長到女大學生的年紀,不知道為什么,真的好知足啊。
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窮,所以沒錢上幼兒園,多虧窮啊,要不然就我小時候那個淘氣勁的話,保不齊就氣的老師給我扎小針。我小時候還長的水靈,沒準還得碰上喪心病狂的怪蜀黍,被脫了褲子回家還得藏著不敢說。
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窮,所以沒錢喝奶粉,只能喝小米粥,我弟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不那么窮了,可還是喝不起三鹿奶粉,那可是個大牌子,電視上時不時的就演廣告。
我很羨慕電視里演的那些寶寶,因為他們都躺在雪白的毯子上喝著三鹿奶粉笑,一時間,有了孩子的年輕父母都很努力的工作,動力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喝上三鹿奶粉。
后來,他們都哭了,干嘛那么拼命的掙錢呢,沒錢的話就不用買三鹿奶粉了。
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窮,可家里再窮,有一件事情是不能省的,是的,沒錯,打針,至于打什么針現在是敏感詞,我不好明說。
反正左邊胳膊上有一個小疤。
因為這是對身體好的事情,所以學校會定期組織,也有家里富裕的,還會專門去醫院問有沒有新出的。
打針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多女孩子排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害怕了,身體顫顫巍巍的,好多男孩子也害怕,面子問題,都是等到針扎到胳膊里的時候才哭出來。
好多人都不想打,因為疼,那個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打了就不會生病了,如果別的同學打了你不打,你就會生病,沒法上課,也沒法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當年聽到老師這話還能堅持不打的孩子們,不知道會不會為自己的膽小怯懦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現在見到狗都得客氣的躲著走,畢竟狗可是真狗。
新世紀初的時候馮小剛拍了一部電影叫《天下無賊》,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叫電影院的地方,可我記得我爸擠了五次車站,丟了三塊手機。
我十一二歲的時候常常被囑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也不要一個人去人多的地方,那個時候電視已經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電器,關于人販子的新聞,已經藏不了。
感謝有關部門,在那個時候嚴打徹查,孩子們的童年回憶當中又有了無憂無慮的玩樂,畢竟那個時候學校不會布置作業,家里也沒有wifi。
現在的小學生每天晚上要寫作業到十點,早上還得早起趕校車,周末得上輔導班,學校里有什么活動都得積極參加。
家長們說了,別家的孩子都上輔導班,憑什么我家的孩子不上,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有次我在初中學校的門口聽到了一段家長之間的對話,我給聽笑了。
“你家孩子這次考了第幾名啊?”
“這次退步了,才考了第五。”
“第五你還不知足啊,你家孩子以后一定是個上大學的料。”
“你家孩子怎么樣啊?”
“這次不知道是因為瞎貓碰上死耗子還是請的家教有用了,考了第二。”
“那我回家也給我孩子找個家教去。”
大體是如此這般的對話,但幾分鐘之后,兩個家長臉上的神色都變了,說話的語調也偏向了陰陽怪氣。
我很慶幸生在了一個沒那么重視“教育”的年代,和長輩之間說話的話題也不是學習那點事兒,家長之間也很少會拿著孩子做出攀比。
現在很多沒什么本事的家長總愛拿著孩子說事兒,所以孩子必須要考的好,即使是要作弊。把孩子逼的不敢去承擔和朋友之間的過錯,但卻不想去做點可以讓孩子吹牛逼拼爹的事情。
《起跑線》這部電影所引發的熱潮,是讓大多的家長去選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長大之后就會忘記的特長,還是每次考試中的成績,還是一個孩子在社會化的開始,應該知道的誠實、善良、樂觀、努力,孩子在走出家庭走入學校之后所要自己去面對的,和同學的相處,和老師的相處,和自己的相處。
很可惜,許多的孩子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自然而然會遇到的一件事情叫做校園霸凌。
青春期的孩子都好面子,下手也沒個數,打的時候是真的往死里打。 并且自卑、自負等情緒都是在這個時候容易滋生的,一個不小心丟了面子選擇私了,那情緒爆發的時候,可就是收不住手的時候了。
大多數的人都在初中或高中碰到自己情竇初開的人,膽小的自己在暗戀當中患得患失,心里不知道有多苦澀,膽大的得躲著老師家長抓早戀的偉大事業,還有那些太沒譜的,連孩子都能造出來,懷著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輟學賺錢養孩子,孩子還沒斷奶呢,婚先給離了。
高三的時候班主任總是會說的一句話是等你們上了大學就好了。
是上了大學了,只是大多數中學時代學習優異的學生,也沒考上自己心目當中的大學,大學就一個,想報的學生千千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分決定你的命運,高三班主任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
本來新社會倡導的就是男女平等,可女大學生忽然又被現實逼到了犄角旮旯里了。
晚飯后想自己在外面溜達一會兒,尋求一下安靜,走著走著吧,就出現了一種叫做變態的男性。
本來想找德高望重的男教授討論點學術問題,但卻不知道某些教授怎么就成禽獸了呢。
假期本來想做點讓自己發光發熱的事情,去支教吧,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點貢獻,誰知道,不但承擔著教育孩子的義務,現在還多了一個生孩子的義務。
那要不就出去旅行吧,世界這么大,總得去看看,誰知道好多人,出去了,就回不來了。要不就是上了錯誤的出租車,要不就住了錯誤的店,要不就碰上了錯誤的人,還有的,就是命不好的,坐個摩天輪都能被甩出去。
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尊老愛幼,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現在在路上好心扶個摔倒的老奶奶都得找人給自己證明,報警案件自己都可能莫名其妙的成為兇手。
外面的意外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落在自己身上,在家吧,精神壓力大。
妝化的不能帶個性,晚上十點得回家,做不了老師或者公務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畢業上班了,高中那會防早戀的勁頭忽然之間用在了催婚上,女孩子年紀大了,可是找不到婆家的。孩子得生,在醫院人事不省的時候莫名其妙就保了小,能活下來全靠醫學的發達。
有膽大的畢業自己出去闖,除了面對押一付三和煎餅果子,還有破舊出租屋里隨時出現的意外。
畢竟,正睡覺的時候,可能隔壁的煤氣就爆炸了。
某天正加班,感覺頭有點暈,去醫院一查,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得癌癥了,所以現在大家都習慣拿著一個保溫杯,里面泡點紅棗和枸杞。
寫到這里,我又感覺,能平安的活到現在,這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信息的便利使得這個社會上許多陰暗的東西可以放到陽光下曬曬了,可這隔三差五出現的新聞在引起大家的憤怒之后隔三差五的又被大眾忘記了,誰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解決了嗎?
《我不是藥神》的出現讓國人沸騰了,輿論使得一些事情,真的被解決了。所以大家在一眾流量圈錢的電影當中忽然看到了電影的力量,看到了電影所能給國家帶來的改變。
接下來還會爆出更多的新聞,大多我們以為不了了之的事情,其實還是有人在做著努力。
只是那些努力,不足為大眾所知吧,很多的人都問,這個世界怎么了?
如果實在想不明白的話,就去讀詩吧。
如北島所言,《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安靜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問題,
問南方,問故里,問希望,問距離。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絕望的原因。
餓依舊有很多熱情,
給分開,給死亡,給昨天,給安寂。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虛假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真誠,
離不開,放不下,活下去,愛得起、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孤寂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訴求,
需慰藉,待分享,惹心煩,告訴你。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冷漠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動情。
為時間,為白云,為天黑,畏天命。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逃避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憧憬,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卑微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勇敢,
不信輸,不信神,不信天,不信地。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失落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價值,有獨特,有意義。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迷茫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方向,
往前走,回頭望,會跳躍,會停息。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撕裂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完整,
至少我要成全我自己。
我和這個世界不熟。
這并非是我選擇死亡或者生存的原因。
我依舊有很多選擇,
剛巧,這兩者,都不是選項之一。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