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不可免地要與社會相融,要想走得長遠,就必須要學會和社會接軌,學會改掉自己的一些任性,變成一個成熟的社會人。
常聽說新聞里一些小女生作天作地、任性無比,鬧出一樁樁丑聞的報道。聽到這些事的時候我總是置之一笑,那些肯定都還是沒長大的孩子,畢竟,一個成熟的社會人,總不會像這般任性縱意。
可是,最近我身邊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三人合租的公寓,合租的小姐姐和合租的阿姨發生了沖突。沖突的事情并不大,不過是一袋鹽。
小姐姐不喜歡別人動她的東西,喜歡把任何一件事都算的門兒清。阿姨的女兒過來住了兩天,做飯的時候誤拿了小姐姐的一袋新鹽。
小姐姐回來發現后就發飆了,長篇大論,一個個信息轟炸式發給阿姨,一副要她給個說法的樣子。阿姨剛開始還愧疚道歉,后來被她咄咄逼人的氣勢惹火,干脆發了一個大額紅包,然后把她拉黑了。
從此,一個原本溫馨簡單的小出租屋,成了水火不容的地方。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滿是尷尬。
我跟小姐姐說,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沒必要算的那么清,有的時候大度一點,不要那么斤斤計較。小姐姐一臉不服,她說她不是計較這點事,她有自己的原則,就是別人不能冒犯。
我知道她聽不進去勸,再沒說話。
或許她獨處慣了,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涇渭分明。但是社會是個大染缸,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與事,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習慣需要相互去遷就,相互體諒。如果不能做到,只是一味的在意自己的得失,在意自己的感受,那么還能和誰做朋友?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棱角。于是進入社會后,社會會幫你把棱角磨光,幫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快更流暢。但是那些不能很快改變自己的人,一邊磕磕碰碰滿身傷痕,一邊還責怪著社會的冷酷無情。
然而你要知道,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個道理,在哪個都行得通。
社會有社會的生存法則,在你沒有強大到改變社會的時候,請遵循社會的方式去將就自己,磨掉那些你自以為原則的“個性”,學會快速成長,學會去生活。
畢竟,你改變不了整個世界,你只能改變你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