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1
當青春的羽翼劃過歲月的傷口,當躑躅的腳步變得不再彷徨,我站在了時間的岔口上,應對那早已遠去的人和事,我明白歷史的痕跡終會被時間所湮沒。此刻,我也明白,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到曲終人散之時能陪著自己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也明白,當愛無所愛的時候,就輕輕地對她說:“好好愛自己。”
當擁有已經成為了失去,我們要應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疼痛,而那絕非肉體所痛,而是內心所受的傷痛。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但這個世界并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停止轉動,即使是自己的世界也是如此。但如果失去的人是你自己的時候,你的世界就會因為你的離去而失去存在的價值,雖然你的離去會給在乎你的人帶來傷痛,但時間會慢慢地撫平這一傷口,一切又會恢復原狀。所以,永久不要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傷人勿傷己,愛己再愛人。
你很重要,因為你是對自己來說獨一無二的存在,好好的愛自己,才能擁有愛別人得權力,因為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指望他拿什么來愛別人呢?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對于那些拿生命不當回事的人來說,這實屬大不孝的行為,因為父母是我們生命的給予者,哪怕有再大的困難,再大的痛苦我們也沒有權力去剝奪原本就不屬于我們的生命。我們有父母給予的自己,與其選取傷害自己,不如選取好好的愛自己。
因愛生愛,因愛所愛。愛是這個世界最完美的東西之一,它會讓人感到幸福,感到溫馨。它能驅趕黑夜無法帶走的陰暗;它能讓這個冷漠的世界再次充滿溫暖。愛是給予,也是收獲。當你發現你付出的愛被不斷的傳遞到需要愛的地方的時候,你的情緒又會是如何呢?愛不是一味的付出,也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隨著晨曦,隨著雨露傳遞到需要它的每一個地方。
因愛所愛,好好的愛自己吧!因為只有當你真正愛上自己的時候,你才會懂得如何去愛別人。即使所有的人都不愛你了,你還有自己愛著自己!
短文2
馬克龍當選了法國總統,便順理成章的進入了天朝網民們的視野中。而那段跨越了二十四年光陰的愛情,更讓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網評中不乏冷嘲熱諷,仿佛是在展示他們的幽默。或許,他們真的很幽默,也僅僅是幽默別無他意,但我卻笑不起來。
現在的中國社會中,問題諸多,總體來說是幸福感很低。我們被市場經濟的觀念灌輸的有些過了頭,變得自私了起來。我們自私,卻不自愛。人都是利己的,自私多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會自愛的國人,這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了。如果你想用真心愛別人,就要先學會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是做不到真心愛別人的。
我從前愛過很多人,全心全意的,忘乎所以的。我也曾一度被十六歲夏天的記憶蒙騙。我愛她甚于我自己!我如此騙著自己,時間久了,就會覺得愛情永遠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是詩詞,小說,戲劇里杜撰出的美好。我嘗盡了愛情中的苦楚,寫也了很多文字去記錄。這并沒有減輕我的痛苦,反而讓我更加迷茫了。直到我先學會了愛自己。
愛自己就要認識自己,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們都要耐心的和自己溝通,傾聽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然而,傾聽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并非易事,我們習慣了逆來順受的文化。可以說,我對傳統文化的某些觀念甚是鄙夷,它們不滿足我們現代生活文化的需求,卻被進一步傳揚,毒害著我們。
究極原因,看其本質。我一直想傳遞給讀者的是,你們要有一種自我的,自立的,獨有的思考,能看見本質的覺悟。這是靈啟,是民智,是愛自己的前提。這個邏輯弄不清楚,你一定會被表象蒙蔽,從而喪失本心。
那么,如何愛自己?
首先,將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進行深思。我是誰?我的選擇是什么?我想成為怎樣的自己?有沒有更多的可能性?然后,將從前所有的觀念都摒棄,重新接納世界。這是世界觀的,人生觀的重新構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你要做到放空自己所學所思,接納自己所缺所憾。其實,接納自己就是和‘絕對’妥協,和‘魔鬼’對話。下一步,踐行。踐行你的新觀點,新認知,同一件事兒,能得出多少可能性和觀點。這需要你花費相當的時間進行思考和練習。這不同于換位思考,是相對換位思考的進一步的延伸。當你凡事都能得出自己的結論,而不被表象所引導,你就已經具備了愛自己的資格。
愛自己的表現形式很難概括。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要做的事情也不大相同。不過,愛自己的人一定會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很豐富,就是了。他們身上有一種光環,謎一樣的自信。顯現在女人的身上,更是魅力無邊。
不因外物的變化和刺激,影響本心對本物的判斷,就是本我,就是愛自己。
當你愛自己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愛,什么是價值觀的綁架。也就能知道,誰是愛你的,你是愛的誰了。
用個比較是非的例子。很多人過年回家被逼婚,這是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這是愛嗎?不是,這是價值觀的綁架。父母以過來人的身份,對你身為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進行指導,本身對錯就難說。因為生活的樣子,本該是你自己去過出來的,而不是父母告訴如何做,你去做出來的。父母逼婚是他們覺得你的生活不穩定,沒有安全感。在他們的世界觀中,你是病態的,他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矯正,就像小時候矯正你走路,寫字一樣。看似是關心你,實則是綁架你。這種無聲的綁架,憑借血緣關系的本來,父母之愛的偉大層面,將無數的年輕人的個性磨滅,脊梁壓彎!這是多么可悲的事實,卻仍有很多人認識不清。最為可悲的是,很多年輕人已經習慣了被‘綁架’,如果哪一天他父母不綁他了,他反倒更加不會生活了。這也是事實。
我也曾想過離開北京回家鄉,一個不算美麗卻很平靜的小縣城。但我終究還是怕了家長里短的生活,我知道它不適合我。而我早在多年和母親的爭執與交流,也終于得到了回報。母親現在蠻理解我的,雖然可能沒那么情愿,但她很尊重我,把我首先作為一個人,然后是她兒子這兩個遞進的事實。她自然非常想我早點結婚,生子,好讓她能抱孫子,但是她從不逼我,給我下指令。只是羨慕親戚家中的新生代們,那種眼神里透出的喜愛之情,我是能理解的,可我目前做不到。我即使將來要孩子,也是基于我和妻子都想要,而不是為了滿足母親做奶奶的愿景。
做自己時間久了,你會漸漸看清楚很多事兒。第一件可能就是如何愛別人。
愛一個人,你如果首先想到的是占有,就錯了。可男女情愛里沒有占有,我又是不大相信的。有點矛盾,沒關系,人心本來就是矛盾的嘛。之前我也看不清,愛也有本來的樣子,尋覓了很多年,終于在之前的某個時間,我找到了。心理過程如下:
1、 我愛她,我是不知道的。
2、 我愛她,是知道了她愛我才知道的。
3、 我愛她,是情不自禁的欣賞
4、 我愛她,更是順其自然的緣分。
5、 我愛她,就是她愛我。
6、 我們相愛,彼此占有。
愛情的維系,絕不是對方能不能給你安全感那么簡單。婚姻的幸福與否,也絕不是安全感就能保證的。我們試想,如果維系婚姻的不是愛情,如果維系愛情的不是愛,而是一廂情愿的安全感,就真的天長地久了嗎?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安全感就是皇帝的新衣,經不起推敲和考驗。而真正的愛情,是不需要考驗的。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真愛是存在的。請準備棄療的同學不要放棄,先學會愛自己,或許她(他)就來了,也說不定呢!這段話和大家分享:“凡事到最后都是好的,如果不好,說明還沒到最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