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早晨的,接到一個熟人的電話。
“最近忙嗎?”
“還行吧。”
“咱們可有日子沒聚了。”
“是啊,找個機會坐一坐?”
……
家長里短的聊了十多分鐘。直覺告訴我,久不聯(lián)絡(luò)忽然親熱,勢必有事啊。眼看上班時間要到了,為了節(jié)省時間,干脆直截了當(dāng):“是不是有啥事兒?”
“能有啥事兒啊,就是想你了,所以敘敘舊。”
哦,看來我是想多了,既然沒事,還是等清閑了再敘吧。
說了收尾的話,就要掛電話,熟人急吼吼的批評我:“你這人,上班就這么著急啊,遲到幾分鐘能咋地,對了,說到上班,你們單位忙不忙?”
“忙啊,當(dāng)然忙了,任務(wù)多,人員少,能不忙嗎?”
“既然這么忙,干嘛不招點人啊。”
“誰不想招啊,可合適的不太多。”
“怎么不太多,我家你大侄女大學(xué)剛畢業(yè),這不在家閑著了嘛,中文系科班出身,你們那點兒活,她完全可以勝任。”
話到這里,我才醒過腔來,敢情真有事啊,這不在這等我呢嘛。
想要給女兒找個差事,直截了當(dāng)問有無機會不就可以嗎,這下可好,繞了十八圈的功夫,還再三申明屁事沒有就是敘舊。
我可真服了這位大姐。
“我們單位是缺人,但進(jìn)人得經(jīng)過正常的公務(wù)員考試招錄,不是誰一句話就能進(jìn)來的,沒事讓孩子去翻翻公務(wù)員招錄信息,有機會趕緊報名,好了,我這都遲到半小時了,咱以后再聊好吧。”
“看你這人,簡直就是個工作狂。好吧好吧,不打擾你了。”
電話掛掉,手腳翻飛的收拾東西下樓,走得太急,一腳踩空,崴了一下,那個疼就別提了。
揉著生疼的腳脖子,氣急敗壞的想起打電話的熟人,那個煩就別提了,如果有一說一不繞圈子,至于浪費這么多時間嘛。
02
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是個說話特別直接的人。說得好聽一點,這叫坦率,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有點傻沖。
也是源于此,男雙魚先生經(jīng)常批評我,怎么說話就這么直不楞騰的不知道轉(zhuǎn)彎呢。
剛開始,我還狡辯:我要繞著彎子說,萬一對方理解不了,不是瞎耽誤功夫嗎?
男雙魚先生翻翻白眼:放心,沒人像你這么傻。
后來發(fā)現(xiàn),男雙魚先生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沒人像我這么傻,可是,勞資學(xué)不會繞著彎子說話咋辦。
前段時間,家里有大項開支,需要把外面漂著的幾筆欠債收回來。
我自告奮勇的打電話:“哎,最近我家里要置業(yè),你手頭要是富裕的話,把之前欠的錢給湊湊吧。”
對方哼著哈著應(yīng)了,電話剛掛掉,男雙魚先生氣急敗壞的發(fā)聲了:“有你這么說話的嗎?”
“怎么了?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啊。”
男雙魚先生白我一眼,打第二個欠債人的電話。
“哥啊,最近好嗎?咱可有時間沒見了。”
“是啊是啊,都是瞎忙,對了,你最近忙啥了。”
巴拉巴拉,熱火朝天的說了十幾分鐘,這才說到正題:“這不最近想買套房子嗎,手頭有點緊。”
“你也真是,手頭緊還買什么房子啊,又不是沒地兒住。”
對方清清楚楚的聲音傳過來,男雙魚先生張口結(jié)舌:“我不那什么嘛。”
“那什么啊,現(xiàn)在房價正高,你可千萬別買,買了萬一砸手里可就虧了。”
男雙魚先生張張嘴半天沒說出話來,那哥倒利索:“兄弟,我這還有點事兒,咱們以后再聊啊。”
拿著只剩忙音的電話,男雙魚先生臉氣得跟個紫茄子似的,我笑得前仰后合,他不是委婉嗎?他不是喜歡繞圈子嗎?好啊,繞吧,委婉半天欠債沒收回,反倒浪費了十幾分鐘的電話費。
03
我承認(rèn)說話是門藝術(shù),但,必得委婉含蓄才算藝術(shù)?直截了當(dāng)有一說一就不藝術(shù)了?
明明想要表達(dá)的是A,非要繞過B再饒過C,然后才切入正題。更讓人抓狂的事,很多時候,明明已經(jīng)饒過B和C,該說A了,依然不直截了當(dāng),非要在A上再蒙上幾層薄紗,讓你猜著心眼兒的聽話聽音。
于聰明人而言,可能立刻就心領(lǐng)神會、觸類旁通了,可對于類似我這種智商比較讓人捉急的就白瞎了。您那廂啰里啰嗦大半天,我這廂一頭霧水——這都嘛對嘛啊,您老人家到底要說啥?
剛上班那陣兒,我所在的部門,人精扎堆。
對于資深人精來說,凡事只說三分是習(xí)慣,至于剩下那七分,全憑你的領(lǐng)會了。
人精和人精打交道,這種把戲可以PK得特別爽。很多時候,甚至不用三分力度,只是蜻蜓點水般的一撩騷,對方就心領(lǐng)神會了。然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閃展騰挪,十八般武藝,七十二種兵器,那叫一眼花繚亂。
可惜的是,人精之間過招,看懂得只有同類項,像我這種職場小菜鳥,只能一驚一乍:怎么好好的一句玩笑話就惱了?怎么看似無足輕重的一句話就急頭怪臉了?
別人的事兒看不清,自己的事兒也一樣。都在一個單位,我也需要和人精打交道。很多時候,人精們說好半天,我傻乎乎的聽來聽去,感覺對方是要表達(dá)什么,可就是聽不出弦外之音。
這種事兒,還不能去問別人,只能自己悶著腦袋想啊想,想破腦袋還是想不出,實在氣不過,干脆破罐子破摔,愛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吧,既然想不出,索性不管了。
然后,用不了太久,有個什么事情發(fā)生,突然的,你恍然大悟:“原來當(dāng)初那些話是這個意思啊。”
應(yīng)該立即明白的隔段時間才回過味兒來,好像也沒什么損失,慢慢的發(fā)現(xiàn),很多別人繞圈子的話,聽懂和聽不懂,并無太大干系。這種事兒經(jīng)歷多了,索性放開手腳,只要有事您不有一說一,就是聽明白了也和您裝糊涂。
不是不配合,而是受不了這種轉(zhuǎn)彎抹角的揣著明白說糊涂話。
語言的作用是什么,不就是表情達(dá)意嗎,有一說一和有一非得先繞到十再說回來,真有那么大意思嗎。
有人說說話會繞圈子是心眼兒多,我不覺得這是心眼兒多,我覺得這是病,得治。
04
說話太直接,的確有弊端:第一,直插主題可能會帶來突兀感;第二,氛圍可能不如循序漸進(jìn)式切入柔和;第三,對方接受起來可能不那么順暢。
但是,結(jié)果呢,結(jié)果還不都是讓對方明白你要表達(dá)的意思么。有一說一也許稍嫌生硬,可優(yōu)勢也有啊,簡潔明了直中要害,不用浪費太多無干的腦細(xì)胞。更重要的是,交流的人不用擔(dān)心自己傳達(dá)的信息對方接收不到。
大貓姐是個說話特別喜歡繞彎子的人,打過交道的人,都說她聰明心眼兒多。剛開始接觸時,我也經(jīng)常不自覺的贊嘆,人家那心眼兒怎么長的,咋曲里拐彎的那么多道道子呢。同樣一個意思,咱一說直不楞騰,人家一繞,皆大歡喜。我發(fā)愿要向大貓姐好好學(xué)習(xí),接觸久了,卻開始敬而遠(yuǎn)之。
無他,唯心累爾。
和說話喜歡繞圈子的人在一起,你得老驚弓之鳥般保持著草木皆兵的狀態(tài),饒是如此,很多意思還是不能領(lǐng)會。大貓姐私底下經(jīng)常對很多人不滿,她不認(rèn)為是別人聽不懂她的弦外之音,反而認(rèn)為別人聽懂了卻故意不搭理她這個茬。
有了不滿,大貓姐會繼續(xù)旁敲側(cè)擊,那場景就變得特別有趣。一個著心著意的不動聲色,另一個卻渾然天成的一竅不通。最終,不動聲色的累覺不愛,一竅不通的一臉懵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沒有說清楚的意思依然不清楚,大貓姐恨恨的來一句:這呆子可真傻。
傻的確傻,可一個聽不懂弦外之音的傻瓜,能有什么損失嗎?
真心沒有。
不但沒損失,據(jù)我觀察,習(xí)慣直截了當(dāng)?shù)娜?,還更容易獲得信任感。有一說一的人時時刻刻言為心聲,別人打交道也覺得省力放心。所以,她和這個世界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時,從來都是點對點的彈無虛發(fā),沒有半點無用功虛耗。
可很多人繞圈子繞成了慣性,體會不到有一說一的好,他們很少去想一個問題,曲里拐彎的說話方式,也是有分流的。這種分流,以資源占有的多寡為分界。
資源占有者往往不喜歡有一說一,他們更喜歡有十說一。之所以有十說一,不是刻意委婉故意含蓄,而是有意擺架子。說句到家的話,人家有需要被擁躉者猜心眼兒的資格,也享受點到為止的那種霸氣和酷拽。地位不平等的情況下再傻的人也會去聽弦外之音,否則,不配合就挨打,挨打多了上頭放個屁你也能立即辨別出風(fēng)向。
資源占有者的牛叉,非資源占有者是不具備的。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的情況下還喜歡繞著圈子說話的人,往往具備兩種性格特質(zhì),一是有智商上的暗自傲嬌,習(xí)慣自作聰明;二是潛意識里膽怯不自信,沒勇氣完全表達(dá)自己。要證明這一點很簡單,再怎么喜歡繞圈子的人,和陌生人說話時也會有一說一。
為什么陌生人面前就能有一說一?因為不用怕陌生人不高興不接受,而且,陌生人也沒功夫聽你云山霧罩的瞎嘚啵。
人生苦短,需要干的事兒那么多,何必繞圈子,有話請直說。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