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被一段浙江杭州一所小學開展《我有一個夢想》演講比賽的視頻刷了屏。
在四分二十一秒的演講視頻中,一位小學生上臺后語出驚人:“夢想夢想,就是做夢都想。”、“我的夢想就是發財!”
隨著孩子不斷的富有個性的話語,下面也出現不時的騷動,還可以聽見好幾次大約是老師的聲音:“完了完了”。
一句句語出驚人的言論,引全場家長師生爆笑,言辭風趣讓人難以想象這是一個小學生的演講。
更多的評論、跟帖:這個小學生夢想發財,他比很多大人活得明白;童言無忌,卻道出了這個世道殘酷的生活真相!
1
你得先學會養活自己
也許有人說,這并不是一個小學生該有的夢想。這個夢想是那么的世俗,那么的膚淺。
但事實上,在房價高企的時代,絕大部分年輕人努力追求的不就是像這學生在演講中說的:有了錢,就有了自由。沒錢,你賣不了房,娶不了妻!
一套百姓安居的房子,卻在政府調控下越調越高。不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杜甫,活到現在該不該慶幸:至少自己還可以蓋一茅屋,多少有個立足之地啊。
一套遮風避雨的房子,毀掉了多少年輕人的夢想,多少個家庭的幸福!他們從出生,努力的行走、奔跑,努力的學習、工作,一切都是在向錢看,家國情懷、理想信念,抵不過生活和生存的現實。
據報道,全世界每小時人均工資全世界第一名是德國,約30美金;第二名美國,約22美金;中國不到2美金一小時,位列全世界最后一名。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均工作時間一年竟高達2200個小時,全球排名第一。而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動輒上萬。中國富人很多,可在中國想勞動致富,或者擁有一套屬于自己安身立命的房子卻不容易。
因此在中國,發財成了年輕一代最大的夢想。發財方能安居樂業,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清華、北大又如何?賣不起北京的房,照樣被人恥笑。
我曾記得在上學的時候被問起夢想,全班同學大多數的回答都是科學家、醫生、教師等,而現在年輕人更多的回答是明星、金融家或老板等更容易發財的職業。
曾經我夢想自己是一個激揚文字的作家,通過文字記錄生活、針砭時弊??缮畹膲毫ψ屛译x夢想越來越遠。也有好友問我:你的夢想不是當作家嗎?
我告訴他:我的文學夢想一直都在,只是它無法支撐養活我自己。如果我為了眼前的夢想繼續下去,我說不定早就餓死了。但當我以后有足夠的能力養活我自己,我會繼續追夢。
事實不就是這樣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而言,在生活中大談特談自己的夢想,但當夢想不足以養活自己,又有幾人擲地有聲得說自己能夠一直走下去?
如今高高在上的房價,遠遠把絕大部分的老百姓拋棄了,也把他們的夢想和情懷埋葬了。小學生的演講不過捅破了生活的真相而已,猶如童話里被小孩點穿的皇帝新衣。
02
真相永遠那么痛
我曾不止一次問過我自己這輩子到底要干什么,隨著年齡增長,眼界不同,夢想也一直在變化著。
或許我并不是那么堅定不移的人,就像很多人夢想從“無私”變成“自私”,我們一直在否認自己是“自私”的,但言行卻又出奇的誠實。
有的人一言不合就拉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大旗說事,認為這個學生的言論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但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里的任何人,精神層面永遠都是想要自己開心快樂。
這句話是很狹隘的,但這不就是普通老百姓心底的想法么?
加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沒有人樂于加班,因為它犧牲了我們私人自由快樂的時間,但加班卻又能為我們帶來經濟增長。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如果沒有急事都會選擇加班,因為它相比下班后短暫的自由而言為我們帶來了財富。
這也是我經常在文字里嘲諷那些人‘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原因,真是愛自由的人會在乎那幾十百來塊的加班費?
這個小學生的言論確實世俗老道了點,但這不就是生活的真相嗎?
許多學者說中國人浮躁、沒有信仰,所以道德墮落等等;還有人說中國人口多,導致就業壓力大、收入低、人口素質不高或人口多導致道德低等等。
試想想,如果中國絕大多數人沒有嚴峻的生存壓力,需要那么多人出賣良心嗎?民生的最大問題,實質就是收入低了,或物價、房價等相對價格太高了,導致生存壓力大。也多多少少滋長了搶劫、偷盜、欺騙、沒有良心的賺錢,比如黑心的食品、黑心的污染、無所不在的黑心欺詐。
古人云:君子固于窮??墒郎嫌卸嗌侔藏殬返赖木?。如果一個人自己的人生都過不好,又如何去照亮別人?
這本就是一個用身體換錢的時代,無論在地球任何角落都是如此。只是這個真相太過可怕。
這個時代的悲哀不應該是孩子提早明白了金錢的意義。而應該是作為大人的我們對金錢的帶來的真相避之不及。
03
你的夢想還在嗎
‘沒有什么物質層面的東西是錢不能搞定的,除非錢不夠。’
而當我們得到了物質層面的東西,精神也隨之愉悅。
可以說除了情感需要“自給自足”,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金錢買到。
這話多少有那么一點臟,不是嗎?
現在像90后或者80后,前半輩子都在奮斗要買一棟房。只有當有了這些用錢才能買到的東西以后,我們才能去實現自己的“自由”。
我也曾說過:人要是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現在我想說:人要是有了夢想,卻還不知道實現夢想有多難,那還不如做一個咸魚。
像馬云現在忙著阿里巴巴的工作,還到處演說做人生導師。他說他最大的夢想還是做老師,他忙工作,并沒有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夢想,或者夢想已經死了。
他說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夢想。有時候學會迂回的生活并沒有錯,不是嗎?
你希望有錢,先把自己的物質生活照顧好,在把身邊的愛人親朋照顧好。這并不錯,你的道德水準也不比別人低。
“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發財的夢想沒有錯,只不過我們不能利欲熏心!
一個敢賣給自己同胞有毒食品的民族,一個不惜以殘害自己同胞來追逐金錢的民族,一個不懂得愛自己同胞的國家,底線在哪里?什么事不敢做?這樣的民族不覺得很可怕嗎?這樣的國家會有希望嗎?
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多人想的只是賺快錢,能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有多少?跟德國人接觸,你會發現,他們會用一生去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事情,一件產品精益求精到像藝術品。日本人也是。很多優秀的民族都有這種沉穩專注的特性。所以他們能培養出世界上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工匠大師,這就是差距,也是目前中國最缺的。
夢想和現實并不沖突,就像我們想吃大餐但首先得吃得飽。如果你都吃了上頓沒下頓,談什么大餐呢?連饅頭都會被稱之為美味。
我們的生活都是遞進的,這個學生只是提早知道了大人藏著掖著的社會真相,比很多“欺騙”自己的大人活得明白。那,你的夢想,它還在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