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學會自律,自律是對自己的負責,我們總是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但是身體是自己的,學會自律,愛護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F姐的先生病了,病來得仿佛很突然。小長假的之后的第一天凌晨,突然就眩暈得連走路都無法獨自完成,眼睛都不能睜開,因為天在他眼里是眩的、地在他眼里是轉的。
在被兒子與F姐強行送進醫院后,這位哥哥才不好意思地告訴醫生:這幾天因為國慶小長假,不用早起上班,于是每天晚上看電視。臥室里的電視本被兒子設置為晚上十一點自動關閉,但因為兒媳正在月子中心坐月,兒子陪同著不在家。于是,客廳便成了這位老哥的天地,每天晚上看電視到凌晨三點才休息。還有一項事業也是晚睡人士必會完成的了,那便是吃宵夜。夜深人靜,老哥看電視手閑嘴無聊,便東翻翻西找找,把兒媳生產前家里的零食一樣一樣地拿來品嘗。健康人也許會平安無事,畢竟吃是人的一大樂趣嘛,但是對于血糖高的老哥便是大忌了。
F姐因為晚上帶大的孫孫睡得早,再加上老哥畢竟是成年人,所以也沒有加強對他的教育,險些讓這位老哥搗了個大亂。
是啊,本來兒媳在坐月,一家人就忙得團團轉,倆孫孫呢,兒子工作又忙,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的,這位老哥幫不了忙便罷了,還添亂。這不,兒媳在坐月,老公住醫院,還有一個大孫孫才四歲,都是離不得人的活,F姐真感覺自己分身乏術了。
二
白巖松曾經講過一段話:健康是一種責任!學會、懂得并堅持去養生,就是不給孩子與家人增添負擔。同時,擁有健康的身體更是每個人擁有幸福的前提。
我們太習慣于將自己置身于忙碌或者虛假的忙碌之中,仿佛很踏實。殊不知這樣一種麻木的踏實,只是將日子過得很累,卻在喪失了真實的同時,并不明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自己曾經也如此,總是迷茫而忙碌著,卻仿佛永遠在霧中,看不清未來更沒有自己的方向。也以為人生不過就是如此罷了。
至到開始學習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漸漸辨晰出自己的方向。
三
首先我學著做一個自律的人,強迫自己調整作息時間,不再睡懶覺;早起的好處便是終于一天三頓飯與別人沒有時差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情緒積極的同時,你才會有愉悅的心想要學做美食。
第二,控制自己的脾氣。是呀,壞脾氣其實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除了讓一切變得更糟外,還傷身邊真正在乎自己的人的心。年齡越長,越要找到圓潤柔和的自己,如水一般、利萬物而不爭。
此外,我還堅持運動與按摩。一句堅持,并不是說到便能做到的,有時候也真的是想要偷懶。但是一想到曾經的病痛,病痛后給家人造成的擔憂與負擔,想到我的母親居然堅持了三十年的自我按摩,并收效甚好,便咬牙堅持堅持。
四
康德說:自律即自由。
我曾經的哥們兒,一位愛喝酒的大哥,因為喝酒摔倒,連續做了兩次開顱手術。因為是單身,女兒與姐姐輪流守護,累得不行。記得我去看望他時,他已年屆六十多的姐姐正扶他上廁所,邊走邊說:你如果是健康的,隨時想上廁所都是自由的,多好呢。
自律與克制本身就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才華。
過去,曾經有句話: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形容的是男人不顯老,而女人過了四十便人老珠黃。但事實上,在物質豐富的今天,過了七十,老太太們還精神灼然,而老者者們大多病態龍鐘。而到了八十歲,家家基本都只留下一個老太太,老者者們都已作古多年。究其原因,便是老者者們因為經濟條件好了,便放松了自律的心,大吃大喝加吸煙,早早把自己的這世的福報全部用完。
而女性們更懂得自律與克制,更懂得健康是一種責任,對自己負責,便是對家人負責。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