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個故事里:某公司的老板視察工地時,看到一個工人沒干活,卻坐在地上看漫畫書。老板最討厭工人偷懶了,于是非常生氣的問:“你一個月賺多少錢?”那工人輕松的說:“三千塊!”老板立即叫工地的主管給工人三千塊錢,然后大聲對那人叫嚷道:“拿了錢給我滾!”
怒氣平息后,老板問工地主管:“那個工人那么懶,是誰介紹來的?”主管說:“老板,他不是本公司的人,是其他公司來送材料的。”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我們似乎可以想象老板該是如何的尷尬和后悔。當然不一定是為了那三千塊錢,因為作為一個老板,最讓他后悔的,應該是在部下心里留下了一個行事沖動,辦事馬虎的不好的印象。
著名作家蕭伯納有一句名言:以憤怒開始的事情,往往以后悔告終!我們往往在所謂的“一氣之下”而做出一些讓自己后悔不已的沖動行為,而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對別人造成傷害,而且同樣傷害自己的身心,傷害自己的形象。要知道,憤怒和生氣對于問題的解決或矛盾的緩解不僅起不到任何的積極的作用,反而顯示出生氣者的氣量短小,能力缺乏,要知道,暴跳如雷往往是無知的表現。所以有人說,生氣是一種無能的表現,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一種愚蠢的行為。
當怒氣將要爆發的時候,請坐下來,做一做深呼吸,強制自己冷靜下來考慮一下:生氣值得嗎?生氣有用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