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總是羨慕著別人,又被別人所羨慕著。
桔子是我的高中同學,上周回國探親,邀了我和唐糖吃飯。還是熟悉的烤肉攤,卻已經不是熟悉的人。我們都長大了,生活也已給我們安排了不同的模樣。
桔子是我們當年關系好的一群人中走得最遠,也是活得最精彩的人。
她從小就是學霸,是父母口中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畢業,進入名校念大學,大學畢業拿了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利堅。一路從研究生上到博士后,也在那里遇到了同樣學霸的博士后老公。
如今雙雙定居在美國,領著高薪,過著我們這群從一般大學畢業,做著一般工作,過著一般生活的人想象不到的生活。
飯桌上,我和唐糖一人一句連轟帶炸,搶著對桔子說著自己滿滿的羨慕之情。
雖然是開玩笑的語氣,但看著自己與好友的差距越來越大也不免心底酸澀。桔子開始只羞澀地笑,后來突然說了一句話:“我曾經,也非常非常的羨慕你們呀。”
桔子說,當年她羨慕唐糖性格開朗又能歌善舞,高中每學期都能當上文藝委員,不管是男生女生,都能很快打成一片。
她也羨慕我會寫長篇小說,被同學們爭先閱讀,給雜志社投的稿子會變成帶著墨香的鉛字。
而她,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所以,她只有不斷精進自己的學業,才不會覺得比我們差很多。
后來,她念大學,發現身邊既會讀書又才有才藝的人太多太多了。沒有別的特長的她,只能加倍攻讀自己的學業。
別人花一個小時看書,她就花兩個小時;別人周末呼朋喚友,她在圖書館從早泡到晚;別人晚睡晚起,她就給自己定了4點起床的鬧鐘。
她總是給自己的學習不斷加大籌碼,修雙學位,考四六級、考托福雅思、給老師打下手參與課題研究,發表期刊論文,準備出國留學考試……
當她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多,受到的褒獎越來越多,漸漸成為很多人眼中羨慕的對象時,她終于明白,她永遠也成為不了一些人,但她可以靠著自己努力,做著自己最擅長也最能專注的事,成為最好的自己。
都說大學是人生的分水嶺,我們聽說這個人做交換生去國外了,聽說那個又被世界500強的公司錄用了,聽說與自己睡上下鋪的舍友竟然被保送名校研究生了。好像每個人都在精彩地活著,除了我們自己。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老師、親朋總會對我們說:你看那個誰誰誰多優秀,你怎么就不能像他們一樣。
于是,我們流著哈喇子羨慕著別人冰雪聰明、花容月貌;羨慕別人既能唱歌跳舞,又能口若懸河。
我們被那些光芒閃瞎了眼睛,覺得木訥笨拙、內向沉默的自己一無是處。可是就如同被鴨子隔離的丑小鴨一樣,我們本就不是一樣的人,我們為什么就必須要和別人一樣呢。
我們好像總是不自覺拿別人擁有的東西和我們沒有的東西做比較,然后陷入這種巨大的落差中自卑自憐。卻從未想過,我們也曾是讓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擁有別人沒有的才能和技藝。
我們也會做好吃的飯,拿到營養師證;喜歡讀書寫字,成為期刊雜志特約記者;健身很厲害,成為金牌健身教練;鋼琴樂器學的好,上班之余開辦自己的私人培訓班……
別人身上看起來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是屬于他們的光芒。而沒有那種光芒的我們,也一定會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不必急著羨慕別人,我們應當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發揚光大,直到光芒萬丈。
02
做不到八面玲瓏,但我們一定有屬于自己的專屬技能,可以獨當一面。 單位去年招了一批勞務派遣工,學歷專業要求不高,薪資待遇不錯,引來了很多人爭先報名。正式招錄的員工只有十來個,蔡菜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所有實習生中最不起眼的,個子嬌小,其貌不揚,性格靦腆不太會說話。 但她對電腦辦公類軟件的運用很是精通,被分配到了樓下最末尾的后勤部。說起來是后勤,其實都是些跑腿打雜、端茶倒水的活。 其余的人大多都被分到一些重要業務部門做輔助性工作,不僅能接觸到一線業務,還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反觀她的工作,簡單枯燥,沒有上升空間。 她很是羨慕那些能說會道的同事們,總能在一些重要的場合說些得體又漂亮的話,贏得更多人的喜愛和尊重,而她卻時常因為緊張而口拙結巴。 她也嘗試著改變,想要變成她所羨慕的人一樣八面玲瓏。工作不忙的時候,她會借著幫忙繪制報表和校對文件的機會,去一些重要科室參觀學習。但每次都會因為詞不達意,或者手忙腳亂,讓自己狼狽退場。 那段急著想要證明自己的日子,讓她每天都心力交瘁,而靜靜地呆在自己的辦公室對著電腦,做她喜歡而又擅長的文字報表工作時,她的心卻會冷靜下來,做事也會更加的認真而專注,出來的效果還會讓領導和同事夸贊不已。 后來,她便不再勉強自己,而是持續強化自己的優勢:五筆打字,因為,她聽說金融系統招錄正式工除了統一招考外,還可以憑借過硬的業務技能從勞務派遣工轉正。 對著電腦打字,只需要與鍵盤建立聯系。安靜的工作環境,簡單的工作內容,沒有外力的干擾,她反而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強化練習。 日復一日的磨練,讓她的五筆打字有了質一般的飛躍。很快,她就在行內組織的季度業務技能比賽中嶄露頭角。 優秀的人,總是被優先眷顧,她被選拔為種子選手,參加省行的業務技能大比拼。雖然沒有拔得頭籌,卻順利進階前十名,成為這批派遣工中第一個轉變職業身份的人。 被人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的時候,她說:我其實沒有很厲害,我只是在打字方面比較擅長而已。 有時候,我們真的沒有變得很厲害,我們只是在某些方面很厲害。我們也沒有長成八面玲瓏,我們只是越來越可以獨當一面。 我們也不必和別人一樣,我們只需不斷地從自我身上尋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擅長什么,然后利用它,把自己變得更加無可替代。 03 在《富蘭克林傳》中,富蘭克林說:不要干你本來不知道的事情。 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網絡化時代,我們所能接觸到的知識和技能多如牛毛,還不包括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層出不窮的新鮮事物,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卻是有限,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識點。 所以,我們必須有方向地選擇,有針對性地加強,才能保證我們在確定的時限內,獲得最大的價值,讓我們離自己的成功更近一步。 對此,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原本擅長的優勢,變得更加奪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升: 一、 明白你的差異化優勢,找準自己的定位 古典老師在《躍遷》中說:這個時代看似機會很多,但并不是都屬于你。 一個蘿卜一個坑,你的差異化優勢決定了你屬于哪個坑。你之所以是你,也是因為有著區別于他人的特質,這種特質就是你的差異化優勢。 在這個個體不斷崛起的個人品牌時代,只有找到我們的差異化特質,才能在外界紛雜多變的信息中,精準的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更加節約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快速占領屬于自己的資源和戰場。 二、 持續而專注的精心打磨你的長處,讓它成為你的代名詞 卡爾.紐波特在《深度工作》中,明確提出:時間就那么多,只有集中注意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的事物上,才能排除很多細小而無意義的干擾,高質量地完成手頭的工作。 所以,當我們的思考、創作、注意力,精力、物力和財力,全部投入到擅長的領域時,我們就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像打磨一件工藝品一樣,打磨自己的本領,使它能夠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標簽。 三、 積極地分享和交流,引領新的潮流動向 一個蝴蝶扇一下翅膀,可能引起一場海嘯,資源共享的信息化時代,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想要更多的輸入輸出,就必須學會分享和交流,讓自己的優勢不斷的擴充和壯大。 在《引爆點》一書中說,我們要善于利用身邊的“微弱聯系”,通過他們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事,主動吸收和交換更多的行業資訊和前沿信息,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讓自己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最終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事物,成為潮流中的中堅砥柱。 我們窮極一生,就是為了與自己相遇,找到自己,認識自己,成為更加美好的自己。 發光發熱的我們就像那夜空中的億萬星辰,存在這廣袤宇宙之中,千人百態,萬般模樣。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軌道,也有自己獨特的姿態和光芒。我們不需要像任何一個人,因為我們會在各自的領域里星辰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