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寫手,我問他:“至今為止你發(fā)表了多少篇文章,你知道嗎?”
他笑著回答說:“不清楚。有很多搞寫作的人的確有保存發(fā)稿記錄的習慣,可我從來不保存發(fā)稿記錄。不光如此,寄來的那些樣報樣刊我也不保存,占地方啊。我都是各攢到一定數(shù)量之后,把它們當廢紙賣掉。”
我問:“為什么這樣做呢,留作紀念不好嗎?”
他說:“保留?我從來都不考慮。因為我不打算出書,更不打算加入各級作協(xié),我留它干嗎?”
這個寫手朋友是快樂的。他每天都能收到一些稿費。他的稿費分作三個作途:犒勞自己,給家人,捐給有需要的人。
有一次,我問一個生意做得不錯的朋友:“你的財產(chǎn)有多少?”
他回答說:“不清楚。”
我說:“怕我跟你借錢嗎?”
他說:“如果每天都關心自己賺了多少或虧多少,那樣會影響自己做生意的心情。我想做個快樂的生意人。你問我,我也只能回答你一個籠統(tǒng)的數(shù)字。”
我有一個同事,叫老六,是一個極好酒的人,并喜歡請朋友一起喝,盡管他的日子過得并不寬裕。經(jīng)常上老六家喝酒的人當中有個“鐵公雞”,只知道吃別人的,很少請別人。我們都替老六鳴不平。
有一次,我問老六:“你總是請他喝酒,你知道這個月你請了他多少次?”
老六傻乎乎地說:“不清楚。我只知道我經(jīng)常請客,別人也經(jīng)常請我,這就夠了。有酒喝就行。”
聽了老六的話,我突然發(fā)覺老六不是傻,而是心如大海一樣開闊。
智慧之光:生活,有時候就是需要“不清楚”,需要一點糊涂。當我們活得太清楚,往往會活得很累,活出太多煩惱。而適當?shù)卦摵繒r糊涂一點,需要清楚時才清楚,把握好這個生活的度,那么自然會活得瀟灑自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