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肖爾斯公司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于當時機械工藝還不夠完善,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后的彈回速度較慢,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地將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打字的速度,為此,公司常常會收到客戶對于這一問題的投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肖爾斯公司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非常傷腦筋,因為實在是沒有辦法再增加字鍵的彈回速度了。后來呢,有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議: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面與字鍵的彈回速度有關,另一方面呢,也跟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太快有關。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字鍵的彈回速度,為什么不想法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呢?
這條辦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那么怎樣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把比較常用的字母放在較為笨拙的手指下,而把那些不常用的字母放在比較靈敏的手指下面,比如字母a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字母,但卻把它放在了左手的小指下面,同樣的道理,v、r、u等這些使用頻率較低的字母卻由最靈活的食指來操控。后來呢,由于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的彈回速度遠遠大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了,可是當時打字機的鍵盤字母排列順序,直到今天還被我們使用著,現在很多人也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今天使用的鍵盤上,字母排列的方式并不是很科學,為什么那些新推出的鍵盤排列樣式卻得不到推廣呢,這恰恰說明了習慣的力量有多么強大。
哥倫布打破常規的習慣思維給我們豎起了雞蛋,弗萊明沒有習慣地將試驗的廢棄物丟掉而從中發明了青霉素,牛頓沒有習慣地把從樹上跌落下來的蘋果當作一只普通的蘋果而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習慣雖然有著那么巨大的力量,但千萬別向你的習慣投降,克服習慣的思維定勢,成功就會在不遠的前方等待著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