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個北大畢業的孩子,在普林斯頓大學攻博,就職于硅谷一家大公司。父母感覺好有面子,她自己卻倍感壓抑。
她說:美國人的臉皮,不是一般厚。明明技術知識遠不如她,卻自我感覺良好,張口就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最深刻的……又或是,我使這個課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會叫的狼崽多吃肉。所以這些厚臉皮的美國人,很容易受到賞識成為高管。
印度人的臉皮厚度,絲毫不亞于美國人。
印度人說話沒邊沒沿,明明來公司沒幾天,連廁所的門在哪兒都不知道,張嘴就敢說:以我深厚的專業涵養及對公司透徹的了解,如果授予我高管職位,這對公司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所以呢,印度人也在硅谷迅速崛起,和美國人分庭抗禮。
相反,東方文化背景下的孩子,普遍特點是臉皮薄、聲音弱,自信心不足。明明能力非常的優秀,卻低調謙遜,非要客氣幾句。
你一客氣,人家就當真了。
晉職的機會就沒了。
所以在硅谷,能力極強又肯吃苦的華人,不得不苦著一張臉,給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印度人打工。
(02)
出頭椽子總先爛,豬養肥了先挨刀。
蘇東坡詩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為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歷史上的中國,由于社會競爭態勢不是那么規范,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容易遭到清洗,反而是平庸者流,無災無難到公卿。這就形成了隨大流的文化。凡事低調不出頭,話說半句不張揚。這種文化也不見得有多壞——但對于原本就性格內向、敏感害羞的人來說,卻意味著致命的殺傷。
(03)
我有個朋友,能力極強,低調隱忍,出任上市公司的中層。
別人稱贊他性情忠厚。
他卻說:忠厚個鬼,那是害羞膽小。就因為這個性格,讓我這輩子憋屈得要死。
他這輩子有幾件事兒,一生耿耿于懷。
(04)
第一件,是小學時候。
有天正在上課,忽然門外來了幾個成年男人,打斷老師。說他們家孩子的文具盒,丟在了這間教室,要求找回來。
于是老師就問:同學們,你們誰拿了人家的鉛筆盒。
他說,這事兒明明跟他一點關系也沒有,可是不知為何,他卻突然緊張起來。手心冒汗,全身發虛,臉頰也不明所以的紅熱起來。
——結果,那幾個成年男子,一下子就盯上了他。
對方一口咬定是他偷了自家孩子的文具盒,否則為何心虛成這樣?不由分說,過來就翻他的書包。他害怕到了極點,站都站不穩,只能勉強扶著桌子,支撐自己。最終什么也沒翻出來,對方卻不依不饒:你心虛到這樣,到底偷了什么?
偷了什么……他急得差點大哭。
明明與我無關,為何緊張成這樣?
(05)
他最懊悔的第二件事,是大學時期。
正在階梯教室自習,忽然間有個女孩走過來。他偷瞄了一眼,心臟好似被鐵錘重擊了一下。女孩行走中的靈動姿式,讓他身體里的雄性荷爾蒙劑量飆高。他很想迎著女孩,說句什么話,最好是風趣的話——但當女孩經過時,他卻是死死的低著頭,連看都不敢看女孩一眼。
此后,他又在校園里幾次遇到女孩,每一次都想走過去,和她打個招呼——但是,大學迅速過去了,他最終一句話也沒說過,女孩甚至不知道他這個人存在。
最苦莫過單身狗,寂寞世間獨自走。美人如花隔云端,只恨當時不開口。
(06)
再有第三件事,是他已經工作了幾年。有一次制作進度表,他忙碌了一整天,又加了大半夜的班,把圖表繪制出來。
第二天上班,卻發現自己繪制好的圖表,被一名不安份的同事,拿到了主管處邀功。當時他就氣炸了,去了主管辦公室。沒注意到大老板也在,進門就說:主管,這圖表是我花費了大半夜的功夫,才繪制出來的……
大老板一聽,勃然變色,對主管道:怎么回事?天天給我來這一套?平時干活找不到的人,有點小事就急不可耐的出來搶功。你到底能不能管得了?管不了我讓人力資源替你管。
就聽到主管趨奉道:老板別生氣,這個人我已經和人力資源打過招呼了,這周就辭退。
辭退……?他當時就傻在了那里。
(07)
這位老兄說,他這一輩子,吃夠了臉皮太薄、不會說話的虧。
一生坎坷,事業艱危。熬到中年也才不過是個中層。
他說,中國謙和文化,哪都好——錯就錯在,總有些人不分場合的亂用。
比如說做人要謙和,要低調,閑談莫論人過,靜坐常思已非——這些話用來教導那些過于外向、過于張揚的人,最為合適。
內向羞怯的人,再上這劑泄藥,就會適得其反,越補越虛。
但有些人,也不知存心還是故意,卻經常拿這些泄藥,來喂食膽小的孩子。結果內向的孩子越教導越膽小,越聽話越緊張。等進入社會,遇事不吱聲,有理也忍讓,遇到心儀的女孩話都不敢說,在強橫的同事面前毫無對應之策。年高馬大的成年人,活得象只老鼠,真是憋屈大了。
他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這世間的至理明言,都是說給不同人的——找對癥,吃對藥,這才是每個人最應該知道的道理。
(08)
最近國內一份年度心理學報告顯示:中國人現階段的個人成長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8年。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說——我們這代人,九成九的個性成長,遭到了殘酷壓抑。
不敢表達自我,內向,害羞,遇事緊張,膽怯——就是臉皮太薄!
內向不是什么壞事,但擱在成年人身上,就成大問題了。
不要再說自己是個害羞的人——你害羞個毛線!你只是自我被壓抑。
只是個性成長,比正常情況晚了8年。
該成熟了,別再讓自己還是個心懷驚恐的孩子。
(09)
臉皮厚,吃個夠。
臉皮薄,吃不著。
英雄無奈是多情,臉皮太薄可不行。寂寞嫦娥舒廣袖,怪你臉皮不夠厚。激烈競爭的商業時代,中國已進入刺刀戰式的直面博弈。每個人都要走出家門,與陌生人合作或對抗。你需要強大的內心力量,應對坊間的風言冷語。你需要坦然自若的人格,在必要的時候說出必要的話。你還需要一顆足夠堅強的心臟,面對人生的挫折與磨難。
第一點,你的緊張與憂慮,不過是你內心的情緒。
別人根本懶得理你,他們也正陷入到自我情緒之中,擔心你對他們的看法。所以你真沒必要太過于緊張。遇到喜歡的女孩,走過去大聲的說出來。心里有委屈,就明確的告訴別人。大膽的說,勇敢的表達,這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第二個,勇敢的與他人目光對視。
膽小緊張的害羞者,目光總是躲躲閃閃,好象自己干了什么虧心事兒。明明沒做賊,心卻比賊虛。緊張的心態是一種惡循環,越緊張就會越緊張,越是控制不住自己。微笑著凝視對方的眼神,你會發現,別人比你期望的更友善。
第三個,永遠對事不對人。
別人所說的話,或許讓你感受到失敗或壓力。但對方不過是表達自己的情緒,根本不是針對于你。萬不可自我折磨,把對事情的關注變成針對自己。
第四個,感覺到有壓力了,就說出來。
可以看著對方,說:你這樣說,讓我好有壓力——當你把這句話說出來,就會感覺到現實的滑稽,你會發現壓力只是因為你的心太敏感,太自我。現實事件本身是不會產生壓力的。切記要學習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非情緒性的表達。
最后一個,學習自嘲,并從自嘲中汲取自我肯定的力量。就算是自己錯了,又或是能力不足,那又有什么關系?再強的強者,也是從不成熟的階段走過來的,你正在成長,這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10)
重復一下讓你擺脫羞怯緊張的五個法門:
第一:沒人關注你,別人比你更緊張。
第二:勇敢的與他人目光對視,如果目光能表現出足夠的關切,這樣更好。
第三:對事不對人。
第四: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不可情緒化的表達。
第五:從自嘲中汲取自信,讓自己強大起來。
無論你喜不喜歡,你這一生,必須要勇敢的面對世界,勇敢的面對身邊的人。
你的羞怯、自卑、緊張,你面紅耳赤的表現,并不是什么壞事。但成熟起來,自信起來,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真正自信的人,坦然,溫靜,他知道自己的價值,因此而心態平和。
失去自信,陷入到羞怯的人,內心總是處于狂風暴雨之中。外界的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社會不是叢林,但更不是課堂,再也沒有人替你主持公道,你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世界就會如何對待你。
冷靜,平和,為自己設置個高遠的目標。若干年前你也曾非常之優秀,曾跑贏了數以億計的競爭對手。那時刻的你是何等輝煌,帶給這世界無限的驚喜。而當你闖過重重難關,挺立于這個美麗的世界,卻不明所以的迷失了自己。從此失陷于無盡的負面情緒之中,膽怯、驚恐、無事生非庸人自擾的緊張,干擾了你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結果是遇事畏頭畏尾,把原本平和的人生,弄到一團糟。
找到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唯其目標之高遠,盡顯眼前這些雞毛蒜皮,無足輕重。這一生真的好長,迷亂的心,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灣。必須要讓自己恢復冷靜,完成已經遲滯8年的個性成長。認識你自己,不要再讓頹殆式的文化侵蝕你。你此刻最需要的,不是低調謙和,而是強大,是勇敢,是一張縱遭受千般磨難,屢挫愈艱的厚臉皮!是真誠面對自我,輕松應對人生課題,完成美好旅程的閑致心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