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意志力就是抑制沖動和欲望的能力。在你和長期目標做競爭時,暫時的尋歡享受會威脅你的意志力。想吃炸面圈,我們就會向投幣口投入另一美元,接著喝更多的飲料,或是吩咐一下店主。但是我們知道,長期以往下去,這或許并不是最好的決定。即使狼吞虎咽之后隨之而來的是問題與麻煩,但是我就是想大吃大喝,那該怎么辦?有時你會屈服于你的意志,有時你會意志堅定。意志力不是持久不變的。這并不是你有還是沒有意志力的問題,而是你有時有,有時沒有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使我們屈服,又是什么使我們堅定。就這一問題,我會闡述使我們意志屈服的4個原因。避免這些陷阱,你鍛煉培養意志力,會輕而易舉,并使你夢寐以求的生活不再遙遠,近在咫尺。
心理上的疼痛
壓力,沮喪,懊惱和焦慮,這些都是情感的傷痛。我們會逃避心理上的傷痛,正如我們躲避身體上的傷痛一樣。當你碰到灼燙的火爐,你會立即出于本能縮回手。同理,我們對于心理上的傷痛也會下意識退縮,因為這不僅僅只是遇燙縮手那樣輕而易舉。在傷痛時,暫時的的放縱娛樂是充滿誘惑力的,因為這可使目標轉移——使疼痛邊緣化。疼痛會加深自我娛樂放縱的程度,使你變得脆弱,使你意志力喪失。調查研究文獻一致表明:使人喪失控制力并尋求放縱行為(飲酒,吸煙,暴食,賭博,濫交,吸毒等)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心理疼痛。若你有惡習,心里疼痛會讓你迅速沉淪于此。如果一旦某人喪失了自制,我敢打賭他一定是被傷痛所席卷并且拼命想逃避。若你陷入了心理傷痛的惡性循環圈,只關注于傷痛之類的事,它就會逐步侵蝕你的自制。
自我剝奪
自我剝奪是對欲望限制壓抑的一種長久持續的狀態。如一個俗語,小別勝新婚。這也就是為什么嚴格的飲食規律總會被吃了禁止吃的食物而打破。最后我們屈服了,為什么會這樣呢?自我剝奪增加了欲望的力量。短暫的放縱娛樂與它帶來的長期后果之間的沖突將會使人放棄,轉而選擇短暫的娛樂放縱行為,要使這兩者和諧是很困難的。那該怎么做呢?適度是關鍵,而且要清楚地明白適度和放縱之間的界限。適度并不是意味著你可以以你自認為適度的方式去吃各種各樣不健康的食物,如油炸圈餅,披薩,奶酪,糖果,油炸食物等。這是因為如果一個人真的以這種方式吃下去的話,他們會整天吃這些不健康的食物。對于絕對的垃圾食物,要實踐適度,這就是目標。你應該保持健康飲食,但是也不要壓抑或是挑戰你的欲望。(提醒:適度與癡迷上癮的行為無關。節制節欲可能會形成自我剝奪感,會導致最終的節制消失停止。)
可獲得性
當你陷入荒無人煙的孤島時,抵制巧克力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在孤島上,我擁有好的意志力!當誘惑無法得到滿足,這就和意志力毫無相干。沒有冰激凌的人是不會吃到它的。把你的生活變得就像在孤島上,遠離那些引誘你放縱娛樂的東西,把它們驅逐出屋。那些存在的誘惑不僅使你失敗的頻率增加,還使你分心——本應該花時間去關注更好的生活,卻因糾結于是否應該放縱浪費了大量的精力。
自我合理化和討價還價
這是最為復雜,并且難以克服。我們對自己當前狀態,自我言說,自我合理化。我們規勸自己根本不會有什么長期的不良后果,因而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抵制當前誘惑。一個炸面圈圈又有什么關系呢?少量的飲酒根本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傷害!我并不建議你在生活中從不放縱,但是要小心,在做決定時自欺欺人會慢慢腐蝕減弱你抵制誘惑的能力。對自我的討價還價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與我們自己達成協議——我們會努力工作來抵消以后的后果。“我今天晚上會大吃大喝,但是這也沒關系因為在這個周末我會多做運動。”如果你發現你自己經常許諾自己過會再清理垃圾,你是在給自己討價還價。問題的關鍵是“以后”也是充滿誘惑。雜物就會堆加,你動手整理它們的時間永遠不會到來。我建議盡早還清你的貸款。如果你知道晚飯你要比平時多攝入一千卡路里,那么在這之前,你就要為你自己制定一計劃,為這一行為負責(一個合理的計劃安排是運動加節食,而不是提前讓自己餓肚子)。提前做好安排計劃,你不會涉及意志力的問題,更沒有必要對自己討價還價。這里有一個好消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控我們自己的意志力,只要我們愿意。要么你控制自己的意志力,要么讓意志力控制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