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選擇悲傷,但也請你多看看頭頂的太陽。實驗室里的空蕩,言語間的無助,可能攢夠了對他們的失望,你選擇了離開。一條麻繩,一副鐵架,一句再見。你說來世要做一只貓咖里無憂無慮的貓,可能那樣就不會面對損壞的實驗器材,縹緲不清的未來。但愿他來生真的能成為一只快樂的貓。對于這個結果,我們無法去怪罪誰,苛責誰,只能惋惜。
去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每5個青少年中就有1人正遭受心理問題的困擾。很多時候不是問題有多難解決,是我們面對它的心態。近幾年碩博研究生自殺事件日益增多,很多人或許不明白為什么都已經擁有這么高的學歷了,還要自殺。除了導師的原因,科研的壓力,他們還背負著同齡人的優異以及家人的期待。
而這所有的一切成為包袱時,那就學會放下它,接受自己的平凡。有時候摧毀一個人的,不是突然的厄運,而是日子如鈍刀割肉般日復一日瑣碎的無望,直到再也支撐不住。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因為害怕世俗的期待,最后被現實壓垮。很遺憾一直以來,這個世界一直教我們如何成功,卻忽略了如何接受失敗和平庸。
小時候為了爭做別人家的小孩,為了名牌大學,為了職位薪水……后來才發現 ,我們活在了別人的期待里,是那么不快樂。時間在倒數,你只活一次 ,我們原本就擁有不成功的權利。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成年人的世界,快樂是真的不快樂,痛苦是真的痛苦。”抑郁的人在水底,正常人在水面,而我在中間,理智不讓我沉下去,生活不讓我浮上來。
在這樣的生活里,反復在崩潰的邊緣試探,我們不都是這樣,喪而堅持著嗎?書里說:“人活著就要接受不完美,我們必須有穿著新衣服跳到淤泥里的勇氣,必須有回頭把破罐子撿起來的勇氣,必須在一片亂麻的生活面前繼續走下去。” 慢慢地就會明白了:世人皆苦,唯有自渡。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也不用背負什么偉大使命,做個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就很好。想象死亡隨時可能到來,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愛與珍惜。窗外,高空作業的工人滿頭大汗。
窗內,姑娘打開窗子遞上了一杯水。突然覺得今天沒有那么累了,因為這世間美好總是環環相扣。暗夜中尋光,荊棘中生長,時光的平仄里,有你梨渦淺笑,便覺溫暖安然。不要把情緒都推向某個人,某件事,也不要讓生活輕易地被壞情緒占領。在疲憊不堪的時候,出門散散步,吹吹晚風,看看路旁的人間煙火。“看,前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后便會很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