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干。”
在我們的人生中,難免有各種各樣的經歷。其實,每一次的經歷都是給我們有所成長、有所收獲、有所祝福。不要把“順境”當作祝福,而把“逆境”卻當作咒詛,這是悲觀的人的思維。
一個喜樂的人,無論是順境或逆境,他都能夠堅信情況會有好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是美麗的,生活是精彩的。”這種的人生即使在逆境中他也不悲觀、也不絕望,信心堅定、充滿活力,以豁達的態度生活,這種人總是具有影響力或感召力。
喜樂是一種生活態度,真正的幸福來自上帝的恩典,不能以財富、權力、榮譽和征服來衡量。喜樂不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涵養,又是一種對人生的透視和徹悟。人只有在保持喜樂時,才會有完整的自我和積極的創造,才會永葆青春、魅力常駐。在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是難免的。耶穌說過一句話,他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在我里面有平安。”他從來沒有保證說,一個人相信了他就什么困苦都沒有了。他的意思是,當你相信了他,即使有苦難來了,你有依靠、有喜樂、有平安。有了平安就有喜樂,有了喜樂就有力量,有了力量就能戰勝苦難。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生活中,事業不順心、愛情變異、家庭矛盾、人際關系緊張等等,難免這些麻煩事兒涌進來,甚至幾乎要把你淹沒。在這些麻煩事面前,我們能否做到臨變不亂,遇亂不驚,泰然處之?喜樂至關重要。我們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喜樂的狀態呢?
第一,回到上帝里面來,因為他是喜樂之源。圣經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第二,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在我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不必太在意、太苛求,更不要怨天尤人。其實,經歷事情越多的人,他的人生越更精彩。彩虹為什么好看?因為它有七種色彩所組成,如果只有一種顏色,我想它肯定不為引人注目。
第三,要學會幽默和自嘲。遇到困難或不幸時,不要捶胸頓足、呼天喊地、痛不欲生、一蹶不振,而是要運用幽默或自嘲,讓自己喜樂,驅走痛苦,保持喜樂灑脫的精神境界。
第四,要注意處理人際關系。常常克服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不苛求別人先接受自己,要先去接受別人。圣經說:“無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第五,不為功利所累。人只有真誠地去生活過、去經歷過、去追求過、去真愛過,才能有智慧,才能有所醒悟。不要受功利名就所左右,要步伐穩健地走向自己的本色,上帝創造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拓展。智者說:“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
第六,把主要精力用在有意義的工作上。其實,每一樣工作都是有意義的。就看你對工作的心態如何?有個人來到正在建造教堂的工地上,問第一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么?”那工人悲傷地回答說:“做什么?做苦工啊!這真不是我干的工作。”問第二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么?”那工人埋怨地回答說:“正在打工呀,都是為那50元錢,要養家糊口啊!”問三位工人:“請問你你在做什么?”那工人充滿喜樂地回答說:“我正在參與興建一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呀!落成之后,這里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啊!”同樣的工作,卻不同的工作心態,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在人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環境,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喜樂的心來充滿你,讓你勇敢地去面對一切。當你心中充滿了喜樂,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你在前進,因為喜樂乃是良藥。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