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想到哲學中的得與失,得與失之間永遠都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一個人得到多少,相應的也會失去多少,同樣,一個人失去多少,同時他也會得到多少。
生活中,有些人只想著得到,比如為了出名就要出名,也許,當真正出名的時候,可能失去了本來的生活與快樂。
一個人失去的和他所得到的有時也會成正比,很多科學家為了實驗研究,耗盡了心力。比如居里夫人,幾乎耗盡了她所有的青春時光,最終與丈夫一起發明了放射性元素鐳,填補了一項世界科學史的空白,也為自己博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上帝在為一個人關上門的同時,也會為他打開一扇窗。當你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千萬要記得塞翁失馬的典故,因為得與失之間總是存在著平衡的。
有一種人,他們對于得與失相當在意,所以他們活得很累,有一種人,因為擁有洞察一切的平常心,所以能夠對得失泰然處之,也正因此,他們的生活反而更加的輕松、豐富而多彩。
那天澄凈,那地廣闊,那山連綿,那水空靈,那人兒燦出如花的笑容。如何平和的心態,如何平衡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為什么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但卻越來越不知足了。我們的住房越來越大的,可是快樂的活動空間卻越來越小了。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知識,可是判斷力卻越來越差了。說得多了,思得少了。我們可以登上月球,卻更難走進朋友的內心。收入增加了,幸福感卻似乎越來越少了。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了,但離婚的越來越多了。生活中與人爭越來越普遍了,實質上,跟自己爭的人少了。
生活對人是平等的,在你得到美貌的同時,你也許失去了與之成正比的智慧。當你痛苦時,快樂正悄悄降臨到你身上。失去了春天的蔥綠,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得到了成熟。失去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
如果你什么都想要,那將意味著你什么都會失去。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無論賽場上的冠軍,還是商場上的贏家,或是職場上的精英,每個成功者在搏得掌聲、笑聲和鮮花的前前后后,無不付出了許許多多的汗水、淚水和艱辛。此之謂:天上不會掉餡餅。梅花香自苦寒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除非你不想“得”,否則就別怕“失”。如果你種的是“豆”,就別指望得“瓜”。倘若你根本沒有付出,就更別奢望有啥回報。得來全不費功夫之所得,得之偶然,失之必然,早晚得而復失。
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蒼天不負有心人。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活對誰都是公平公正的。只要你肯付出,終會有所回報。該你失的得不到,該你得的失不了。此處如有所失,彼處必有所得。即使是煮熟的鴨子又飛走,總有一天飛回來,失后仍可復得。
為什么鳥兒能飛得很高,因為鳥兒把自己看得很低,真正的愛,從來無關熱鬧。最愛你的人,是陪你一起耐守平淡。筆者喜歡那個故事:當你緊握雙手的時候,手中沒有多少沙子,當你伸開雙手時,捧著的是整個世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