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陶淵明“大濟蒼生”的壯志化為泡影,他毅然決然回到田園。“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一句詩,那種對仕途功名的放下,對田園生活的親近,不僅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他怡然自得的心境,也使他成為中國田園詩的開山鼻祖。
王陽明先生一生坎坷多難,最后在發(fā)配之地潛心思考,參悟天地玄機,最終“龍場悟道”:天地雖大,但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世界對每一個人都是公正的,每一個光芒萬丈的身影背后,都必定有長期奮斗的經(jīng)歷。奮斗就是每一天都很難,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奮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越難。假如你的人生沒有過艱苦的奮斗,你的生活越來越難,就毫不奇怪了。
所謂英雄本色,是指一個男人在遭受了巨大的人生重創(chuàng)之后,如何拋棄失意與落魄,遠(yuǎn)離頹廢與墮落,重新昂起頭顱,建立尊嚴(yán),踏步向前。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大江東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人生必須具有這種胸懷,這種氣度,無所羈絆,一往無前!
世界時刻在變化中,人生無常,因此我們要緊緊把握住當(dāng)下的一刻。如果時光匆匆掠過,到了明天,今天再好的機會,你縱然有再大的決心,成功也已經(jīng)與你無關(guān)。
并不是每一個黎明都有絢麗的日出,也不是每一個夜晚都星光燦爛,你身邊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給你送上誠懇的祝福,你一生的很多事情,也不會都如最初的所愿,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明白了這些之后,我們就可以用一顆淡定平靜的心,看我們的世界和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