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人情練達當作成熟,以為隨波逐流、熟稔于利益往來、沉溺于世故圓滑便是成熟的標志。其實,成熟是內心的平靜祥和,是看破而不說破的睿智,是推己及人的共情,是淡定從容的心態,是寵辱不驚的風骨。
把迎合外物、虛偽矯飾作為“成熟”,猶如求其表而忘其里,務其虛而忘其實。
成熟不是深諳官場迎逢、虛與委蛇的心術,而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豁達;不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邁,而是洞徹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通透。
人不能從現實的俗境中解脫出來,醉心于人情得失、恩怨情仇中,無論如何都算不得成熟。
只有那些放得下名利、放得下是非、放得下恩怨、放得下虛偽矯飾的人,才能活出真性情,才能算是成熟的人。如陶淵明、如蘇東坡,其余皆熙熙攘攘,為名來,為利往,待到聲與名俱裂,方知世事一場空。
死生之外,人生別無大事。世俗幻境,夢醒終歸虛無。放下心中的執念,坦然正視自己,面對世事紛繁,不動聲色,從容應對,守初如一,措天下于泰山之安,這才叫成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