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怎么喜歡《活著》這部電影,雖然據說它得過很多大獎,贏得過無數熱淚。
因為我沒法理解為什么“活著”本身是最高價值。電影里的人物,都好像從不追問他們所置身的時代的對錯,只是默默地忍受,在逼仄的環境中百折不撓地求生存。把參加革命的證明裱起來貼到墻上,興高采烈地參與大煉鋼鐵,熱火朝天地往家里刷“文革”宣傳畫。對“文革”中倒了霉的春生,家珍大喊:“你要好好活著!”
可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馬也是這樣的,南極寒風中發抖的企鵝也是這樣。其實說到在夾縫中求生存,蟑螂也是如此。
作為一個信奉科學精神的人,我不相信靈魂的存在,至少,我不相信有一個寄居在我們身體里、等我們死時煙圈一樣溜走,然后排隊進入天堂或地獄或者轉世的靈魂。
可是,那要如何形容和概括那種我認為人內心應該有的、追問是非的力量呢?它從哪里來?為什么在那里?又為什么有時會熄滅?
靈魂還是存在的吧?
沒有靈魂這個詞,形容人的屬性將變得多么吃力。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求生、求偶、繁衍、趨利避害、熱了想乘涼冷了想取暖的自然屬性之外,“剩下的”那些東西,總得有一個名字吧,那就叫“靈魂”吧。當然你叫它“嘟嘟嘟”或者“咕咕咕”也行,叫它“加菲”也行。
除了追問是非,靈魂還主管我們對美的敏感。開車時打開收音機,突然聽到一首好歌,我們會說:“真好聽。”走路路過一片油菜花,我們會說:“真好看。”應該不會有一頭獅子,或者一匹狼,走到沙漠邊上時,凝神片刻,突然用爪子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吧。
有一回,在一家餐廳吃飯,餐廳突然開始放一段特別好聽的音樂,好聽到令人窒息,而周圍的人們還在若無其事地狼吞虎咽,他們難道注意不到嗎?這事真叫我抓狂。我怎么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全體起立敬禮呢?
靈魂甚至還激發科學精神。古往今來,有多少蘋果砸中過多少人,為什么偏偏只有那個叫牛頓的人會抬起頭思考:蘋果為什么會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飛?不但思考,還研究,還從蘋果身上扯出一整套現代物理,就像魔術師從袖子里扯出無窮無盡的彩綢。牛頓一定有一個特別熱氣騰騰的靈魂,像大食堂里的蒸籠。我甚至懷疑,在凝視那只蘋果時,他就是上帝本人。
我當然不相信所有人的靈魂同質同量。有一種說法,說每個人死了,都會輕21克,換句話說,每個人的靈魂的重量都一樣,21克。我覺得這種說法完全是受了平均主義思潮的毒害。每個人的靈魂怎么會一樣重呢?博爾赫斯能為掉進大海的一枚硬幣寫一首詩,而有的人甚至不能對饑腸轆轆的人起一點惻隱之心。我覺得博爾赫斯的靈魂碧波蕩漾,而有的人的寸草不生。
當然,靈魂豐盈的人幾乎是不幸的。靈魂里那么多瓶瓶罐罐,背在肩頭,拴在腳上,掛在脖子上,造成身心嚴重超載,如何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競爭中求發展”?電影《末日危途》里,因為饑餓,所有人都開始吃人了,但是那個男主角爸爸就是不肯吃,因為他要守住“心中的那點火焰”,結果他死了。《月亮與六便士》里,查爾斯不肯老老實實做個豐衣足食的倫敦中產階級,非要一意孤行跑到太平洋的孤島上畫畫,結果,他得麻風病了。《魯賓孫漂流記》里,魯賓孫不肯聽從父親的勸告,非要去海上探險,結果,他被困在孤島上幾十年。
這樣看來,鬧靈魂這事兒,很有可能是種災難。二三級的靈魂還行,那叫春風拂面,誰要是鬧10級以上的靈魂,那就玩完了,因為它會將生活連根拔起。這事兒想想真不公平。僅僅因為你對真善美的敏感,你就要為之受到處罰。當朋友抱怨他們找不到愛情,因為他們想找的是“soulmate”時,我忍不住感嘆:“唉,靈魂!”女的漂亮,男的有錢,還不夠嗎?還要靈魂!
當然,靈魂的重負肯定也不是沒有好處。有詩云:無限風光在險峰,說的就是你要看到最好的風光,就得爬上最危險的高峰。對此尼采表示“頂”。他說:“從存在中收獲最大成果和快樂的秘訣就是過危險的生活。”
相信靈魂有豐盈和干枯之分,這對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它間接地肯定了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何以重要?因為在我所有的恐懼中,有一項是這樣的:我會不會只是一個木偶而已?我有一只小狗,我每天回家時,它都跑到門口歡呼雀躍,熱烈歡迎我的到來。我有個朋友也有一只小狗,他每天回家時,他的狗也總是跑到門口歡呼雀躍地歡迎他的到來。
我還有個朋友也有一只小狗,他每天回家時,他的狗也跑到門口歡呼雀躍地歡迎他的到來。這事兒讓我覺得,小狗本質上是一種木偶,上帝給它的“程序設計”就是:當主人回家,它就沖到門口歡呼雀躍。好像沒聽說過哪只小狗無病無災時,會趴那兒冷冷地看著回家的主人,想,老子今天心情不好,你給我滾。
人會不會也是一種程序固定的木偶?我讀過立夫頓寫的《洗腦》,他是個心理學家,把洗腦分為n個步驟,并用來分析某國革命中的“思想改造”。此書讀得我毛骨悚然,因為你眼睜睜地看著人們一個個按部就班地被洗腦。人的這種機械性,真叫我抓狂。以至于作為一個被貼上“自由主義者”標簽的人,我現在每每看到“國家主義者”的言論,生氣之余還會心中有點暗喜,因為人和人如此不同,說明自由意志是存在的。
當然,這很可能是高興得太早了。也許只是上帝在造人時比造小狗時,配方復雜了一點而已。我讀過《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說有自由傾向的人,基因都有特定的構造。我還知道,人們患抑郁癥,常常是因為腦子里一種叫serotonin的物質太少。這樣的信息叫我捏了一把汗,因為誰知道我稱之為靈魂的東西,是否只是個化學方程式而已。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