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民日報網,發(fā)布了這樣一條消息:
80后們,“中年人”這個稱謂,你們接受嗎?
作為80后的尾巴,曾經我為我出生的年份而驕傲,如今我為我的年紀而焦慮。
但焦慮的不是我越來越失去的青春年華,而是我還有太多未盡的事要做。
年齡不是拖我后退的尾巴,而是讓我更加明白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只有更加珍惜,才能在確定的時間里開出無限的可能。
時鐘走的太快,我們真的沒有太多可以用來揮霍的時間了
當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的那一刻是:我生病了,醫(yī)生卻告訴我說,病因是身體功能的退化。
瑾秀是一家國企的行政文員,滿打滿算也到了28歲的年紀。
國際青年定義,18歲到24歲才屬于“青年”。
瑾秀對這個定義嗤之以鼻:切,姑娘我二八年華,正青春正好,哪里來的中年危機感!
89年生的瑾秀卻如她所言,配的起“青春正好”這四個字。
飽滿光潔的額頭,瀑布一樣黑而直的秀發(fā),雖微胖卻凹凸有致的身材。
在一家不用發(fā)愁失業(yè)的國企里,做著一份沒有業(yè)績壓力的后勤工作。住在父母的房子里,賺得錢剛好可以讓自己過上滋潤的小資生活。
長得好看又會打扮,出門在外,經常被賣菜賣餅的大叔阿姨們夸贊像個剛滿18歲的大學生。
雖然如今的生活游刃有余,但她卻并不甘心在老家這個四五線小城里就此擱淺,對于大城市繁華精彩的生活她依然向往,且野心勃勃。
所以,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她不置可否。不是因為不想結婚,而是不想在這個小城里找個同樣水平的小城青年,結婚生子,定居一輩子。
工作簡單且沒有技術含量,每天朝九晚五卻無聊之極,下班回家就被父母催著相親和念叨結婚生小孩,過了晚上九點小城的街道就人煙稀少、空寂單調。
這些每日重復的生活,讓她怨念纏身:“我一定要離開這個地方,去更大的城市見識更多的風景,過上我想要的生活。”
我說:“你既然這么不喜歡這份工作和這樣的生活,為什么不現(xiàn)在去改變呢,要知道年紀不等人。”
她指了指錢包里的銀行卡說:“等攢夠了六位數(shù),我就會出發(fā)。至于年齡,我還沒到30歲,不著急。”
在還沒有給銀行卡上攢夠四位數(shù)的時候,瑾秀突然生病了。
連著三個月都沒有到來的生理期讓她的臉上痘痘遍布,身體浮腫,腸胃滯氣,整個人看起來憔悴了十歲。
她請了一天假去醫(yī)院看病,檢查的結果是卵巢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引起不育。面診時,她給醫(yī)生說,要開療效最快最好的藥。
醫(yī)生卻告訴她,這病沒法根治,屬于功能退化,唯一的辦法就是趕快結婚、趕快生孩子。在回去的出租車上,她拿著病歷單子淚流滿面。
原來,她的年紀真的已經不再年輕了,對于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真的沒有太多時間了。
作家孫晴悅在《二十幾歲,沒有十年》中說:
我們都曾以為二十幾歲至少有整整十年。但對于大多數(shù)的我們而言,二十幾歲只有三年。第一年大學里無所事事、逃課睡覺;第二年海投簡歷,租房子趕地鐵;第三年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待在不喜歡的城市,還沒來得及去遠方,就已經被工作、房貸、婚姻,排的滿滿當當,好像它根本就沒有十年。
想現(xiàn)在就結婚生子,但身體已經等的迫不及待;不想現(xiàn)在就停止在外游歷的步伐,但父母的年邁已經近在眼前;不想在職場中急流勇退,但已經被前仆后繼的后輩拍死在沙灘上。
80后的我們,從28歲到38歲,曾經輝煌的一代,如今尷尬的一代。不想被“中年”定義,卻被“青年”排除在外。
要實現(xiàn)的夢想還有很多,我們真的沒有太多的時間用來揮霍。
02
不認真對待時間,時間就會丟下我們。
就在上個月,我的一個88年的男同事從縣區(qū)支行調到了省會總部,就好比從地方突然調到了中央一樣。
在我們這群一同在金融系統(tǒng)入職、培訓和一起參加工作的同輩小伙伴們眼中,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歡送會上,眾人聚在一起為他送行,言語之間滿是對他機遇的夸贊和褒獎。
同事笑言:
怎么可能這么簡單,光是為了準備省行的選撥考試,我就挑燈夜讀了近一個月時間,還不包括平日見縫插針的碎片化學習。
從考試范圍的選定,到學習資料的收集,再到從省行歷年題庫里下載試題,一遍遍的做題、背誦和研讀。每一件事都沒有那么容易,我也沒有多厲害,我只是花了更多的時間而已。
那次選撥考試,我們都知道,有一些人也報名參加了考試,只是有的人還沒開始復習就退出了,有的人堅持到中途放棄了,有的人在筆試的時候交了白卷。
他們的說辭都差不多,工作忙、沒時間。最后只有這位充足復習的男同事被錄用了。
我們是真的沒有時間嗎?
可是,對于每個人來說,這世間最公平的事便是時間的運轉,每個人都有一天24小時,一月30天,一年365天。
但為什么別人看起來一天就有24個小時可用,而我們卻只有三個鐘頭,一小時起床吃飯,一小時上班換飯,一小時宵夜睡覺,就像別人有十年那么長,而我們卻只有三年。
時間并沒有對我們撒謊,它確實給了我們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年又一年。
是我們對時間做了隱瞞,一小時可以做到的事,我們拖延了一上午;一天可以做完的工作,我們順延了兩周;一月可以完成的任務,我們謊稱了一年復一年。
于是,我們看見身邊很多看起來和我們差不多一樣的普通人,轉眼間就大放光彩。
有的人突然轉行了,不僅職位三連跳,還薪水翻倍;有的人突然考過了雅思托福,要去遙遠的異國追尋夢想;有的人突然從基層的跑腿崗,晉升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
我們抱怨時間太緊,卻不知道在我們忙著去參加朋友哥們的聚會,忙著去電影院里刷最新電影的首映場,忙著聊天、唱K、聚餐、逛街,忙著熬夜看劇、通宵游戲、胡吃海喝的時候。有
的人已經做完了三套試卷,有的人正在健身房里揮汗如雨,有的人正在聚精會神的練習英語聽力。
所以,在羨慕別人擁有好身材,好工作,好職位,好前途的時候。
我們并不是真的不如別人厲害,而是我們沒有把自己擁有的時間當做時間。
不是時間欺騙了我們,而是我們欺騙了時間。
03
優(yōu)秀的人不是以年紀來定義,厲害的人都是以群體而劃分。
我們唱越長大越孤單,所以我們害怕孤獨,把很多時間用在了呼朋喚友上。
我們害怕寂靜,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刷劇打副本上;我們更害怕清冷,把大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吃喝玩樂上。
我們害怕面對我們自己,不敢靜下心來與自己獨自相伴,所以把時間用極近享受,娛樂至死上了。
面對90后、00后的青春大軍,蜂擁而至,步步緊逼,我們驚慌失措、自嘲自哎、卻又無可奈何,毫無辦法,被一波又一波的年輕熱血拍在了沙灘上,被迫走上了肥胖而油膩的中年之路。
我們?yōu)槭裁床桓遗c自己相處?
終其原因,因為我們害怕被拋棄、被遺忘、被邊緣、被冷落,被剩下、被排除在時代之外。
就像被新一代的年輕人調侃,正在老去的80一代,沒有激情、活力、希望的‘中年人’。
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時易世移,無可更改,但我們依然可以在確定的時間里開出無限的可能。
因為時間雖然不能被截留,但可以不停的延續(xù),年齡也并不是阻擋前進的障礙,因害怕不敢繼續(xù)迎頭而上才是自己最大的阻力。
華夏同學會,影響著經濟運行的企業(yè)大咖們自發(fā)組建的商業(yè)協(xié)會,成員59年的馮侖、64年的馬云、71年的馬化騰,還有更多不同年代生的人陸續(xù)加入。
他們不是因為年齡而聚在一起,他們是因為優(yōu)秀才匯聚在一起。
當我們和一群很棒的人在一起時,我們是不會去在意他是70后、80后還是90后,甚至00后。是青年、中年,老年還是少年。
我們只會說這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群體。
越長大越孤單,是因為身邊原本齊頭并進的人在慢慢停止腳步,所以不是越長大越孤單,而是越前進身邊能夠匹敵的朋友和對手都在慢慢變少。
但同樣的,我們也會接觸到更多更優(yōu)秀的伙伴,在更大更廣闊的世界里馳騁飛揚。
所以,作為80后,“中年人”這個稱謂我們真的可以不接受。
因為,我們不能被年齡和時代來定義,我們只能被自己做過的事,獲得的成就和走過的痕跡來肯定。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時間對每一個人的意義,你只有更加珍惜它才會更加擁有它。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