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糠咽菜,時常半饑半飽,偶有一個熱乎乎的窩窩頭,便覺得很幸福。
長大后,大魚大肉,提起吃飯就發(fā)愁,總也找不到可口的飯菜,體會不到吃飯的樂趣。
小時候,衣不蔽體,單衫補的像夾襖,時常沒有可換洗的衣物,偶的父母改小的衣衫或姐弟穿不上的衣衫,抱在懷里了半天。
長大后,衣柜滿是衣服,常常大包小包往家搬,扔掉的衣服比小時候的衣服不知要好多少倍,每每出門前,徘徊于衣柜前,卻找不到一件真正滿意的。
小時候,過生日,老早就盼,因為生日那天可以吃長長的面條和香噴噴的荷包蛋。
長大后,依然老早就盼生日,卻不再想長面條和荷包蛋,大大的蛋糕,一大堆的禮物,外加一大幫祝生的朋友,氣勢遠比小時候孩子過周歲大的多,卻難掩內(nèi)心的愁苦。
小時候,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不管再遠都是步行,偶有自行車可乘,能樂老長一段時間,站在街道邊,看著飛馳而去的汽車,怎么也舍不得收回目光,對汽車里的人無限羨慕。
長大后,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都有,幾乎不在走路,公共汽車、小汽車、火車、飛機想坐就坐,每每需要出門卻眉頭緊鎖,一臉無奈。
小時候,活動的范圍只有家周圍的幾公里地,偶有機會遠行,興奮異常,一切都是那么新鮮。
長大后,活動范圍由家擴展至全國,乃至全球,卻再也找不到新奇的感覺。
小時候,有心事了,半夜爬起來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聊天,或者去敲好友家的門,彼此依偎,不快樂的事就淡化了,感覺很溫暖。
長大后,有了心事再也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大家都很忙,忙應酬、忙賺錢,沒有人愿意浪費時間陪你傷心、陪你難過、陪你快樂,人與人離得好遠,感覺很陌生。
小時候,鄰居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日子盡管緊吧,心卻總是暖暖的。
長大后,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請人幫忙,常常是請客吃飯外加大團結,別人不定能抽出時間。
小時候,除了人情什么都是淡的,心是有依托的,不空虛。
長大后,除了金錢、利益、物質(zhì),人情永遠是淡的,真心付出卻常常被利用,沒有價值就會被踢開,貧富貴賤都找不到依托,無限的空虛。
勵志人生用心分享: 不知道是要求太多還是欲望太大,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越來越富裕,心卻越來越冰冷,幸福的感覺卻越來越遠。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