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無止境,如果任其膨脹下去,必將后患無窮。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于不知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孟子說:“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知足常樂的道理。知足常樂,可以說為每個中國人所熟知,但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由于不知足,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于名利場中,每日抑郁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有一個青年,大學畢業后進了外企,工資待遇很高,幾年后還被提升為中層管理員,可她毫無知足之心,成天悲嘆自己時運不濟,既沒當上總裁,也沒能到美國總部任職,在哀哀戚戚中患上了抑郁癥,最終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病醫院。真是可悲!
知足者才能常樂。“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有了貪欲,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欠缺,高興不起來。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到,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引出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蘋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所擁有的。www.lizhidaren.com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千元大鈔,他得到這筆意外之財以后,總是低著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
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若干年后,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則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
不知足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摧毀有形的東西,成功,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屬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較而來。同樣,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較得到。人的欲望如同黑洞一樣,沒有填滿的時候,如果任由其膨脹,則會由此生出許多煩惱。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們比一下,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勵志網,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許就會安寧。我們不妨抱一種“比下有余”的人生態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腹。
“你具有如此豐富的財富,為什么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問他說。
“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只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么,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豐富的財富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這個故事教給我們一個“退一步思維”的方法。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人應該體會到自己本來就是無所欠缺的,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