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假期回家遇到親戚長輩,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長大嘍!時間久了,即使內心不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卻也會去思量這句話的含義,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大了。
以前的發小已不再如那些年般歡笑~男人開著卡車拉建材,偶爾也會看到他們拿著扳手躺在卡車底下,我是能聽得到零件敲擊的聲音的,就像小時候和他們一起玩弄父親的扳手所發出聲音一樣清脆,不一樣的是那時是為了心情,而這時是為了生活;女孩子,額~該叫她們媽媽了,領著孩子嘻笑瑩瑩的問著:什么時候回來的,什么時候走啊?!我也只是客套的回復著,頂多再默默孩子的臉蛋,也會說出那樣的話:哇,幾歲了?!都長這么大了,叫什么呀?多的話也便說不出,似乎已是兩路人,只因我們走著不一樣的路。
我們回不去了。曾幾何時,我們會過家家,我們會蕩秋千;我們會在青青的麥田滾打,我們也會在皎潔的夜晚大汗淋漓地聚在一起大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然后嬉鬧而散;我們曾拳腳相加,也曾挽手相伴!
門前一起走過的泥哇小路已然變得寬闊平坦,路旁不再有兩行長著毛球球的粗大法國梧桐,不再有一排排矮矮的紅瓦房,看到的只有千篇一律丑丑的小樓房,還有橫在面前的是充滿灰塵的“村村通”。不在會有過路人坐在路邊乘涼等車,一瞬而過的是更為快捷的交通工具和久久不能平息的煙塵。也似乎是這煙塵的原因,村子里的人們出來的也便越來越少,看到的和聽到的都是些空調風扇在呼呼的轉動,沒沒看到些許老人們臉上那種失落的表情,都會覺得無奈和感慨,他們不懂網絡,不懂潮流,他們似乎只覺得村頭聊天的人越多,生活才是越幸福!而我們卻不同了,時代也長大了!
就像海鮮市場一樣,小時候看到最多的就是滿滿的水草裹帶著一張一張漁網,最幸福就是和小伙伴們拎著漏的塑料袋去撿叔叔阿姨賣剩下的小魚苗,倒不是拿回家去吃,反而偷偷摸摸的跑進院子,小心翼翼地倒進早已刷干凈,盛滿清水的水缸里,倒的時候不禁會覺得少了許多魚,會傻乎乎的想著是不是回來的時候被其他小伙伴“順”走了?卻不會想到自己哪兒出了問題,那會兒似乎就是那么傻-.-
養魚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得到的只會是異味滿缸!果然還不夠死心,要去養河蝦!于是,一根縫衣白線,一只被殘忍虐殺的青蛙,興許還會撿到無意被過路車輛碾壓而死的“長蟲”【蛇】扒了皮就都是釣蝦的好誘餌,一下午,滿滿的收獲,缸里滿滿的都是紅的,青的,大的,小的,都長著長長的觸角的河蝦。咯咯的笑著,看著,偶爾撓撓一臉干了的泥巴,內心滿滿的希望,期盼著它們能產一大缸的河蝦。
甜美的睡了一夜,蝦子們都死氣沉沉,瀕臨死亡的樣子,自己一臉的苦悶和失落,撈出來扔在盆子里,蹲著看著它們,也會招呼小伙伴過來一起呆呆的望著少有爬動的蝦子們,不知道在看著什么。當然,幾分鐘后就又“沒心沒肺”在一起嘻戲打鬧了。到晌午,看到的就是我坐在飯桌前,伴著我的還是蝦子們:大的,小的,長著長長的觸角的,只不過這次它們都是紅的,一堆的蝦殼擺在我面前。最后還傻乎乎的咂一下手指上的湯汁,憨憨的笑著,露著一嘴不全的乳牙。
回憶一向美好,忘不掉的也總是過往。現實不會像從前一樣重來,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想一想,笑一笑,因為我們都大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