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實我們難以面對,但又改變不了,就要學會接受事實,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才能繼續往前走。
看過一部紀錄片,主題是面對死亡,內容是講述三位癌癥病人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其中有兩位病人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佩服不已。
一位退休老爺爺坦然地面對即將死亡的事實。老爺爺得了癌癥,醫生告訴他最多只有三至五年的生命。在老爺爺看來,三年對于一個老人家來說已經夠了,他已經滿足了。他沒有因為疾病壓抑自己,把自己關在家里足不出戶,而是維持一貫的生活模式,到處走走看看。他還會定時到常去的理發店理發,有時會聽從店員的建議弄個新潮的發型。面對新發型,他還能自嘲自樂。如此樂觀的老爺爺最終打破了醫生的預言,邁入了第六年。這些額外的日子就像是上天對他的恩賜,讓他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對他來說,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盡情享受活著的快樂。
老爺爺會如此樂觀地接受現實,可能是因為他已經經歷了很多事情,看淡了人生,甚至看破了生死。但是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男生沒有太多的人生經歷,又將如何面對現實呢?
這位男生才20多歲,當他被查出患有癌癥的時候,他是無法接受的。他沒辦法接受如此年輕的自己患上這么嚴重的病,等于斬斷了未來的路,很快就會到達終點。當他住院治療的時候,周圍都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他可以感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這讓他很難受。但是他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沒有繼續自哀自嘆,而是把全部身心投身于最喜歡的音樂。他組建了一個樂隊,隱瞞了自己的病情,跟著樂隊練習和表演。直到他的病情加重,無法再隱瞞的時候,他才跟隊員說出這件事。
他之所以能夠接受這么殘酷的事實,起初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逐漸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結果,而在于過程。既然結果早已注定,就只能讓過程變得精彩和快樂。所以,他把精力放在音樂上,通過音樂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積極地面對病情。
有些事實我們難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我們不能選擇結果,只能選擇面對事實的態度。如果能夠心存希望,積極地面對事實,也許還會有奇跡發生。就算最終的結果沒有改變,至少我們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沒有把時間浪費在唉聲嘆氣之中。我們不知道生命的終點會是何時何地,與其整日為了死期擔驚受怕,還不如把握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剩下的時光充里享受人世間的美好。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會面臨一些風浪;沒有絕對勇敢的人,總會有難以面對的事情。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乘風破浪,不要退縮,總會找到找到接受事實的勇氣,找到面對事實的方法。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