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看了一個陌生人的空間,看了之后感覺挺震撼的。
日志的數(shù)量不多,但是看過之后就能發(fā)現(xiàn),每一篇都是經(jīng)過精心打磨的,包括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讓人看了都非常地舒服,其中有一篇日志,叫做“匠心”,里邊講了很多人,都是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本來想把日志的名字也改成“匠心”的,想想算了吧,日本的那個做壽司的老頭大家都知道吧?一份壽司做了好多年,從選材、加工、制作等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地苛刻,當然了,做出來的東西,也非常好吃,有效果,顧客買賬,口碑就有了。
我最近在碼鋼管,看到一座山似的鋼管被我們碼放地整整齊齊的,不說有什么成就感,因為太累,沒顧上,但是終于理解了為什么把網(wǎng)絡寫手創(chuàng)作的過程叫做“碼字”,不就是把一個一個的方塊跟做十字繡似的加工成一篇文章嗎?這個“碼”字用得真的很是傳神。
看到一條神回復,有人問一個公眾賬號的作者,說,你的文章是不是都是從別的地方抄的?畢竟天下文章一大抄啊。那個作者也很有意思,說,對呀,你怎么知道?提問的人說,我就說啊,怎么可能有人每天都能寫出那么多的價值!你抄哪兒的呀?作者說,新華字典!
其實我是非常喜歡積累的感覺,如果單純地從量上來說,我每天寫一千多字,一年就可以寫三十六萬多字,從字數(shù)上講,都可以算上一部小說了,但是光講質(zhì)量真的是很沒有意義的,每次寫完,我都要自己讀一遍,要是連自己都不想看,你好意思拿給別人看?
有人愛打游戲,有人愛看電影,我沒別的愛好,就是喜歡一切跟文字有關的東西,小說,相聲,劇本,散文,就是喜歡看到一個個的方塊堆成一篇篇有價值的文章,然后完全忘掉這些有形的方塊,領會一種無法表達的思想和精神。
有人不喜歡看書,說一看到字就頭疼,我是一看到字就興奮,當然,肯定是有價值的東西,對吧,誰沒個年輕的時候?上大學的時候?qū)懶≌f,一天能寫好多,可是寫完吧,左看右看覺得這里不好,那里不好,改來改去,改到最后自己都不想看了。
直到我用我最滿意的方式寫出了第一章,我竟然跑到打印店打印了好幾份出來,給我的朋友看,然后就坐在他們旁邊,等著他們說“書評”,但凡是作者,沒有不在乎自己作品的,自然也就沒有不在乎別人對自己作品看法的。所以喜歡文學、文字的人都是很好混熟的,只要對對方的作品做出一些中肯的評價,能拿下百分之九十的人。
再厲害的人,也會在乎用心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我也一直覺得,重要的不是文字本身,也不是文筆和文采,重要的是通過文字傳達出來的那種心境、思想、感覺,以及在制作這些文字的時候,身體所體驗到的那種寧靜和愉悅,本身就已經(jīng)值得我們?yōu)橹冻?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shiji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時間和精力。
當然,除非是專業(yè)的作家或者網(wǎng)絡寫手(人家現(xiàn)在也叫“網(wǎng)絡作家”了),文字很難去養(yǎng)活一個人,在現(xiàn)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不然,怎么才能過上一種“熱氣騰騰的生活”呢?
一顆匠心,講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跟其他的娛樂方式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真正把事情做到了“玩”的境界,無論是自己制作,還是去欣賞別人的作品,都是一種享受,文字,只不過是個工具,我很喜歡它。
我的QQ1322460583 咱們以文會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