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啊,我覺得我這段時間瘦了,因為吃飯的時候慢一點,不再狼吞虎咽了,吃到七分飽的時候就很容易停下來。
之所以還想節食,就是覺得自己還有救,我正好處在胖和不胖的臨界點,中考考體育的時候,我再胖一點,就可以參加“特體”的考試了。
我特別想參加那個考試,因為那樣就可以不跑一千米,改成跳繩,跳繩多輕松啊,我連著跳500個,面不改色!
最近情緒比較低落,總是覺得這日子日復一日的,一點意思都沒有,周六周天跟平時一點區別也沒有,一個月都是按照一個模式來過的。
公司規定:每個人每一周可以在周末休息一天,聽著是還不錯吧?但是有幾次就是在我休息的時候,領導找我沒找到,罵了我一頓,一次是睡覺,另外一次是因為出去吃小籠包。
老K說,要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你覺得周末你該休息一天,但是領導不那么想啊!領導不喜歡你不犯法吧?但是后果很嚴重啊。
算了,我還是老老實實在項目部待著吧,待了一個月,感覺自己都快沒救了,像上大學的時候燦兒說的那樣:這跟等死有啥區別啊?
昨天我實在受不了了,搭了個便車就溜出來了,找發小兒玩去了,我還以為自己得了什么心理疾病呢,事實上……一起沿著汾河逛一逛,晚上吃了點兒食堂沒有的菜,買了點兒水果:沒事兒了!
說白了,就是憋得,每天做一樣的事兒,連著三十天過一種模式,可能還是年輕人,感覺受不了,得找個地方,找一種模式來補充一下能量。
年輕人嘛,要以事業為主,要好好奮斗,尤其是剛到一個地方的新人,要好好表現,沒錯,本該休息的時候我出來還要偷偷摸摸的,不就是夾著尾巴做人么?
以前上高中的時候,也沒想過,天天學習天天學習,有啥意思?那時候想的就是:我怎么這次考試比誰誰考得還挫?也真是沒想過:我要生活!
從古到今,有數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咋就沒有個“生活家”?研究一下自己的生活該怎么過,怎么安排,怎樣能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昨天找到我兄弟的時候,我問他:你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啥?他怎么回答的我忘了,可能就沒有回答吧。
我給他描繪了一副“偉大的藍圖”:有工作,有一份自己的小產業,有時間陪老婆孩子孝敬爹媽,周末可以去看電影或者超市購物,每個季度能旅游一次,一年一次也行……
他立刻打斷了我:你看你也知道,這是理想狀態……
他最近在讀一本書,是王小波的,講王小波年輕的時候,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那時候也沒網沒電視,幸虧走的時候拿了一本《約翰克里斯多夫》。
那本書后來都翻爛了,每天就是干完活,把鋤頭往地上一放,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太陽緩緩落下去,第二天,還是干完活,看著太陽緩緩落下去……
我說,要是我,早就瘋了,王小波能活過來也真是不容易,我兄弟說,王小波后來自己回憶,要他是陳景潤,他也會做同樣的事情,算好幾麻袋草稿紙……
看看人家,是吧,再看看咱自己,真不叫個事兒,最起碼還有網有電,有人扯淡,吃的住的,肯定好很多了。
其實人最受不了的,是日復一日,前天跟昨天一樣,昨天跟今天一樣,一定要從生活中盡可能多的發現樂趣,過上一種“熱氣騰騰的生活”,就是曾國藩說的“活出一團春意思”。
每一天都不一樣,才是生活,不管大小,總要有那么一點點的佐料,一點點就行了,我要求不高,昨天出去一下午,讓我高興了老半天……
PS:有時間就盡可能地讓自己換個地方喘喘氣,對身體也有好處,不過這話不是我說的。
我QQ1322460583 歡迎朋友們來訪 咱們以文會友哈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