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談判心理學》是由【美】艾莉卡·艾瑞兒·福克斯所撰寫的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書籍,恰巧有緣看到它,源于七月份的十點讀書線下交流會,有幸在活動里從jody手里借到。
剛開始的時候它被擺放在書堆里像埋沒了一段時間,其實當時,手里正看著另外一本書籍,由東尼·博贊所寫五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快速閱讀》,每個人看書都有屬于自己的原則,而我的原則是:一本書不看完不接觸下一本。
《哈佛談判心理學》和大部分心理學一樣注重講內在自我,不過有不同的是,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關于自我以及本我,并沒有過多的涉及超我這一層。
本書從自我的認知開始講述,描繪了我們心理思想以及外部表現的差異化-即落差。看完全書總結的這本書圍繞的主要核心點,四大核心角色:夢想家、思想家、愛人、勇士,三大輔助前行重要角色:守望者、船長、旅行者。
本書從每個章節中很細化了每個角色以及闡述了每個角色的關鍵作用在我們內在起到的什么作用,并且闡述了作者的一個核心思想,這些角色并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類似于春夏秋冬一般同時存在于我們的內心深處,只不過我們很多人在處理某事的時候總會將其中的一些角色所遺忘一邊,所以落差也會產生。
另外一個是每個角色起沖突的時候我們內心是怎么樣的一個過程,都在本書中很好的體現出來了,簡要訴說角色代表的:
夢想家--未來、創新;
思想家--思維、理性;
愛人--情感;
勇士--勇氣、果敢、行動;
守望者--提醒、警報;
船長--決策、引領;
旅行者--提供人生情境帶著四大成員面對機遇和挑戰;
挺幸運拿到這本書的,有意思的是書中很多情節,都是我們平時日常所發生的瑣事哦,那些經常說:“好后悔剛剛怎么這樣講,我心里明明想的不是這樣子的,”或者是那些:“心里想的是這樣子,但行為表現出來的是另外一個樣子”的人,建議可以看看這本書。
以上是我讀《哈佛談判心理學》的讀書感悟,與自己內心交流談判,找到內心的角色作用,協調配合找到本我(真正的自我)。
或多或少的吸收,雖然現在看書少,不過會不斷鍛煉自己,增加輸入才能更好的輸出,想要品質生活,或許閱讀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