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發現,生活,真的好無趣。生意,咖啡,茶,音樂,書,電腦,就這樣周而復始。居然,不存在什么宏偉的理想。記得前幾天,他笑著說:“我們好幾年沒有吵架了,感覺好無聊,不如我們大吵一架吧。”
說完,他咯咯的笑著。看來他也真是閑的太五脊六獸了,哈哈。說真的,我不喜歡吵架,就算一生這樣平淡無奇的過活,也不要整天把日子過的風雨交加的。人生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是,足矣!
不知道這人心是不是,真的是蛇吞象,永不知足?
就如昨天看了電視劇叫《太太萬歲》,里面有一個叫回娜的女子,長得還行,可是命運卻不行。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雖然她和老公是大學同學,按理說,這自由戀愛結婚,應該過的特別幸福才對,可是老公在上學時期,隱藏了惡習,她卻一直不知道。
結婚后,老公工作失意,整日賭博,熏酒,醉得一灘爛泥,回家就毆打老婆。打完又跪著認錯,懇求老婆的原諒。 女人的心,很多時候,總是海綿做的,其實回娜的性格,也并非軟弱,只是她還想挽回老公,畢竟是自由戀愛,因為相愛而結婚,然而她的一再容忍,讓他的陋習更為惡劣,對她拳打腳踢的次數也變本加厲起來。
如此殘暴的男人,她真的怕某一天被他失手打死在家里,也不會有人知道。于是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了離婚,而且搬離了她和他的城市,到別處去發展。她以為離婚就解脫了,誰知道他追到了她的工作的地方,逼著她復婚。
回娜一想起曾經驚心膽戰的日子,都嚇得兩眼發呆,腿腳哆嗦,斷然不愿意的,他找到她的住處,大吼著要復婚,回娜看到他急的兇神惡煞的樣子,她害怕了,怕她又打她。趕緊慌忙去給他做飯,他高興的吃飯,她嚇得魂不附體,她知道,只要有他在,她的生活就如同活在地獄里。所以她趁著去洗手間的時間,悄悄給自己的老板打電話,來救自己。
聰明的老板,說服了他,這樣她才逃脫了前夫的魔掌。看到這里,我們生活在和睦家庭的你,是不是感到安暖,幸福呢?所以不管你這個男人,多么愛自己的老婆,如果你無法給她安全感的時候,你們的結局就是分手。是誰曾經說過,夫妻,說白了,就是相互搭伙。
這譬喻太恰當不過了。在無數人之中,能夠相愛,并走在一起,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只有相互疼愛,學會知足,學會理解,才能讓日子過的健康而快樂。一個健康的家庭,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正如前天看到一友文字里提到的一對夫婦帶著孩子旅游的場景來。母親叫兒子一起去劃船,兒子卻脫口而出的說了一句臟話:“像你媽的個死苕,怎么不早點說,害得老子白跑了半天。”
試問一下,家長要不是在孩子面前不避嫌的滿口臟話,孩子也不會耳濡目染了。所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切心智,都還未成熟,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你只有扶正他,他才會有好的成長,不至于長成一棵歪脖子樹。
所以說,別埋怨你的孩子目無尊重,要看你是否對孩子有過正確的指引。多少的努力,就會有多少的回報。“孟母三遷”回報她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孟子。我們往往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可是幾個家長,真正的為孩子著想過,耐心的教育過。
李白有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沒有天生的智障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是聰慧的。孩子在成人之前,所有的行為都歸咎于父母。沒事的時候,多和孩子溝通,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思想,讓他們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孩子小,他們的看法不重要。這點作為大人的你就錯了。
尊重孩子的想法,是對他們最好的鍛煉,從說話,懂事那一刻起,不光要給他們發揮的空間,還有尊重他們幼小的心靈,經常的溝通,多接觸正能量,陽光的東西,分辨是與非。根植他們心里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能等到一切都來不及了,再去埋怨。現在的孩子普遍承受能力都比較差,這一點是現在年輕的父母頭疼的問題。
要想培養孩子的承受能力,要從小開始,當他剛學會走路,摔倒的時候,如果能自己起來,就不要去扶他。吃飯的時候,不要去喂他,不愿意吃飯,就讓他餓著,雖然看似殘忍,卻是在捐棄他們的惡習。和別人打架,被欺負的時候,回來不要心疼,也不要去找人家理論,這樣只會增長他們的依賴性。
最好五六歲的時候,就給孩子培養閱讀的能力。讓他們堅持看新聞,看法制節目。他兩歲多上幼兒園,四歲的時候,看新聞,看法制,看科技節目,看動畫片,也可以閱讀簡短的句子。六歲的時候,已經可以閱讀一篇六百字的小學生作文了。記得有一次,我問他:“兒子,你才剛上一年級,怎么就認識幾百字的?” 我看到他眼睛里泛著自豪的光,得意洋洋的說:“我看電視節目和動畫片的時候,下面有字,慢慢就記住了。”從兒子會說話,懂事那天起,我們就會以朋友的身份聊天,一般情況下,他都不會叫我們爸爸媽媽,會直呼全名。但是呼其名,不代表不尊重。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當我們忙的時候,幾歲的他,已經可以自己拿錢去超市里買菜了,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再拿今天妹妹的孩子被老師虐待的事件。中午兒子放學回來,聽說了這件事情,當我們都在憤怒的時候,兒子理據的說:“若成績好,老師是不會體罰的,還有就是這件事情,讓小姨去學校,給老師講清楚,如果想讓弟弟好好的學習,就和老師商量解決,如果只因為挨老師的體罰,就委屈,那不如直接給老師說,不在乎弟弟的學習好壞,直接給放在班級最后面,不打擾別人孩子上學就行,讓小姨簽字,不讓老師管教弟弟,看她會簽字嗎?”
真不敢相信,這一番話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說出來的。我和他爸爸都傻眼了。飯桌上,聽到兒子這一番話,我馬上進入空間刪除了日志。兒子的話,讓我醒悟,間接告訴我,這件事情,并不是嚴重,關鍵責任是雙方,不能直接歸咎老師的責任。兒子小小的腦袋里,卻裝著一份不尋常的睿智和善良。
生活縱使再了無生趣,我們還是要正確的對待,就像他說生活太無趣,我們吵一架吧!我知道他只是說說而已,可是真的吵架,心里也是懼怕和不愿意的,家和萬事興,和睦的家庭,健康成長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還是詩意的生活,才是最貼切靈魂的生活。生活,最大的難度,不是數日子,不是混混沌沌,而是參悟。
文字湘楚雁麗,落筆于9月22日午后QQ1743091829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