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得與他人交往,人有互相關愛的需求。即使閉關的苦行僧,他也相信神靈愛他。
同樣是交往,卻有不同感受,有些讓人憎恨,即使是所謂的親戚,同學和老鄉,和另一些人聊聊天,挺舒服。最重要的例子是,你愛的人,你與之成婚的人,和你沒有血緣關系,你卻愿意與他(她)共度一生,愛他(她)勝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友情也是如此,你真正的朋友,隔段時間,想著見見面,喝幾杯。你們當然三觀大致相近,也深知對方有什么短處和可笑的觀點,但你們避免彼此糾正、劇烈辯論。說的那幾件事,都聽過好幾遍。見面再說一遍,幾小時后,喝得有點高,大著舌頭又說一遍。
這種聚會,嚴格說,它的產出是零,你既不能更有錢,也沒有學新知,你只是聽了一首老歌。它卻是真的感情,寒冬的爐火與溫酒。
只要符合下面這條標準,可以知道自己不是逢場作戲,不是逼不得已,而是擁了真的愛:
人最珍貴的,就是時間,再大能耐,也不能再生時間。我愿意把時間給你,你也愿意把時間給我,我們愿意一起玩,這是一切愛的原型。違背它的,要么無愛,要么正在傷害愛。
有孩子無視父母送的昂貴禮物,心里全是悲傷,那是他的本能在說:你不愿意陪我,那是因為你不愛我。
那些相愛的人,一天天說著近乎相同的話題,一起吃飯、一起散步,偶爾吵吵架,很快又和好,因為知道一輩子很快將結束。他們做的,就是心甘情愿在一起浪費一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