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從三毛開始。我說,三毛曾經(jīng)堅信她一生寫的書是有配額的,等寫完了她應該寫的書,使命完成,便是要離開的時候了。而且據(jù)說,后來三毛一生所著的書,正好就是她當初預言中的數(shù)量,不多不少。其實何止著書,或許人生的幸福也是有配額的,比如上天給三毛的幸福只有六年,所以在與荷西一同經(jīng)歷了激情快樂的六年婚姻生活后,荷西遇意外撒手人寰,留三毛一人繾綣人間。即便后來邂逅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番轟轟烈烈的愛情仍舊無疾而終。最后,三毛的離世那么突然,卻又如此安詳。
一個醫(yī)生朋友感嘆道:他曾經(jīng)苦勸病人不要暴飲暴食,多吃蔬果,少食紅肉、少飲酒。可惜一直以來,這樣的循循囑咐,沒人愿意照辦。后來,他改變了一種說辭,他對病人說,一個人一輩子的飲食是有配額的,暴飲暴食的人太早將自己的配額吃完,便只好在人生的宴席中提前退場了。這樣一番言語,似乎對病人起了很好的警示效果,病人紛紛牢記飲食禁忌,并自覺遵守。
還是一位多年來熱衷于慈善事業(yè)的朋友說道:有很多做慈善的朋友也相信人生是有配額的,如果自己身上積累了太多的福氣,超過了應有的配額,就應該將多余的福祉回饋社會,以達到人生的平衡。而同時,只有不斷舍棄一些自身的福氣,新的好運才會源源不斷地流進。這便是善意所引來的善報。
所以,貧賤不哀,富貴不傲。樂不狂妄,悲不自棄。
你目前已緊握在手的,或許下一秒就會棄你而去;而那些你艷羨已久苦于不得的,或許要不了多久就自投你懷。得與失,都是宿命,也是人心的因果。
也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場欲擒故縱的表演。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