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因為生活總感覺一切都是虛無縹緲,在都市生活久了很容易失去自我,每天望著燈紅酒綠的喧囂,心里總不禁心酸,這里是我要的生活嗎?真的很糾結,許多人為了生活而改變自己,為了適應社會而忘卻原來的自己,我們每個人在來的路上也許都沒有想到我們會改變什么,路走久了難免會累會厭,有時候好想停下來歇歇,好像重拾以前的舊夢,可是歲月不饒人,現實不允許,就這樣在每天忙碌的工作學習中度過,一天過去了,回想一下出來千篇一律的工作卻什么也沒得到。
自己很喜歡靜靜的生活,沒有紛擾,沒有顧慮,一個人靜靜的,想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記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經常一個人拿著自己喜歡的書,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聆聽田野里百鳥鳴唱,微風陣陣,坐在灃河河畔,欣賞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涼意十足,盤坐在山間的巨石之上,仰天之蔚藍,一片浩然之氣,騰空而上,俯山之雄偉,山與山盤踞而起,草木叢生,在這里會忘乎自己,完全與自然的靈氣融合,沒有雜念,自由靜靜的呼吸,感覺真的好美。可是自從離開了學校,似乎這種生活已經不屬于我了,完全被都市給覆蓋了。
這段時間心里很亂,什么也不想做了,在外地出差幾個月回來后就把工作辭了,一個人宅在屋里許久沒有出去過,好像掏空了靈魂,完全沒有了任何感覺,一切都空空的,縱然睡覺成了我的密友,可是這種生活是在折磨自己吧,也許是我把眼前的遭遇看得太重,不能釋然,可是這樣折磨自己有用嗎,無非增加自己的痛苦罷了,所以決定不能在這么下去,要把自己拯救出來,因為這個世上沒有誰能拯救你,自由你自己才能拯救。上一周約了幾個許久未見的朋友,我們再一次踏上了鐘南山之旅,剛到的時候,就有一種完全放開的感覺,望著雄偉的山峻,走在環山公路的一側,低頭看去,灃河的水漲了許多流的更急切了,有幾個學生在地下嬉戲,甚是歡快。拿出相機扶手而去,不由的給他們照了張相。我們繼續往里走,以前爬山的時候,每到山頂都會看到一個三面佛屹立于山腰中,這一次我們便來到那個山腳下,不約而同的走進了寺廟,這里是灃峪口的大觀園。我喜歡這種清凈的地方,寺廟恰是最佳的養生修行精心的場所,坦然無爭,一心向佛無外界紛擾,靜靜的輕輕的,用心聆聽佛的教誨。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繼續往里走,一排排水上廊橋,花間西亭,橋下便是放生池,水中各色的魚兒在嬉笑打鬧著,我便拿出食物喂它們,他們還真逗,一股腦兒的全奔我這邊來,看他們吃的甚歡,心里開懷也不禁感慨,而今的社會,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釋懷解囊,憑著一顆善良的心來待人處事呢,只是被現實的物質誘惑了不軌的心,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眼睛,他們已經想不到用一顆本善的心來面對這個社會,而這個放生池就是讓信徒或者游人以一顆行善為本的心來“放生”,希望通過放生可以改變一些人的處事方式,也算為自己積些善德吧。佛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
繼續往大觀園里面走,后山上面便到了三面佛的地方,三面佛高高的矗立在山中間,雄偉高大,氣勢恢宏,三佛面朝三個方向,聽說繞著三面佛參拜一圈,就可以愿望實現,得心誠拜,上面有許多游人在照相,也有參拜的,我的那幾個朋友也不約的參拜起來,走到這里我的心完全放開了,這里真的很舒服看不到都市的熙攘,聽不到都市黑夜的喧囂,只有靜靜的風聲悅耳的鳥鳴聲,這時候想想我們為什么每天活得那么累呢,只是因為我們想的太多,我們要得到的太多,心動加重了生活的負擔,現在想想何必呢,為什么不讓原本疲憊的心放下那些妄想的世俗,享受現在擁有的生命呢?找回內心的寧靜,放下也許是一種解脫,坦然的生活,也許你會發現生命的真諦。我們都知道其實抱怨是一種無知又無濟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而且增加自己的痛苦,為何不釋然面對呢。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看到了不該看到的那是因為我們有看見事物的眼睛,關鍵是否能穿透表面,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靜心之道。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也許許多人都跟我一樣,都市的生活迷失了自己,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需要一顆清凈的心來反省自己的得失,不要讓現實迷惑了眼睛,不要讓生活扼殺了生命,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用到一個靜靜的地方,遠離塵囂,用心聆聽自己原來的聲音,感受一下大自然中清新的芬芳,調節好心情,明天生活還要繼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