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新老師被安排在一所偏僻貧民區的小學教書。第一天上課,她發現班上有個女孩長得相當清秀但是身上臟兮兮的,而且有酸餿的味道。
她每天耐心地為這小女孩洗臉,發現臉洗干凈后,顯得精神多了。她猜想家長一定是為養家糊口而奔忙勞碌,無暇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她很想去跟家長談談,但一直抽不出時間來。
她心里一直惦念著這件事,想辦法幫助這個孩子和他的父母,而又不致于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有一天,她買了一條藍色的裙子送給小女孩,小女孩開心地帶著全新的裙子回家。她的爸爸看到女兒臟兮兮的,穿上那么干凈漂亮的裙子,顯得極不協調,就讓妻子將女兒徹底清洗了一番,穿上藍裙子。他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女兒長得真可愛,只是以前一直衣著襤褸,蓬頭垢面,所以看不出來,如今藍裙子一穿,顯得鳥槍換炮、面目一新。
這位爸爸環顧四周,發現這個臟亂的家實在配不上這清秀可人的小佳人,就花了幾天的時間,將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標致的女兒在窗明幾凈的家中,果真順眼多了。但是,他一跨出家門,看到附近垃圾成山,藏污納垢,又覺得不順眼了,這么整潔的家,應該在什么樣的社區里呢?
于是,他發動全家人,開始打掃住家附近的環境,也發現干干凈凈的居住環境住起來還是蠻有尊嚴的。左鄰右舍看到他這么勤勞,也看到打掃的成果,嘖嘖稱贊。他們已經習慣住在臟亂中,不知道干凈的感覺是什么,一下子感到新奇,但是一走進家門,看到家中臟亂,就覺得真是礙眼,也紛紛打掃自己的家。當然,也注意到干凈的家中應該住什么樣的人,啊哈,對了,干干凈凈的人。
就這樣,幾周之內,這個原本齷齪的貧民區,變成了模范社區。因著一位老師的愛心,一條藍裙子以及一對有反省力的父母。
當一個人覺得一無是處時,很容易就自暴自棄,索性壞到底,就像呆在一個臟亂的大環境里,再臟一點也無所謂。但是當有人付出愛,付出行動,讓被愛的對象開始看到自己的美,或許他就能從那一點看到改變的曙光;甚至因著這人的改變,讓別人看到希望,看到自己不必一直生活在黑暗中。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