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重復著是和不,起和跌。
有人喜歡過山車式的刺激人生,寧愿走錯了,傷害他人,也不想刻板過活。可過山車沖得過急,看不清一切,只有自由和豁出去的短暫假象,那不過是速度設計的幻影,比停下來面對正常世界更過癮。
有人喜歡劃艇式的慢活人生,寧愿一步一步,急不來。可劃艇也要準備迎接未知的暗涌,平靜背后是波濤的陰影,你總不知道下一次波浪何時出現,會不會翻船。
在我的心靈修行旅程中,在我看過的眾多尋尋覓覓的同行者當中,發現最終能保持安靜、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人,其共通處在于,他們選擇了按照自己的情緒和能量,保持兩者平穩,不讓自己太高興或太傷心,不讓自己太累,懂得休息,從容,愿意放下。盡力做好每件事,不強行做無能為力的事。
不介懷就是釋懷。
人可以像海一樣澎湃和擁有激情,同時也需要回歸樹一樣的慈悲和堅定。在激動的情緒中,是好是壞,都不宜久留,從高潮到低落,能量不穩定,容易迷失。人必須在能量充裕和穩定的狀態下,才能打開身心,感受自己而不被外界誤導。這時的自己,可以信賴。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情緒或心靈激蕩后,再感動也得先停一停,給自己一點孤獨的時間,讓高潮回歸平穩,沉淀體驗,才有雪亮的心眼,看穿目前的改變是短暫反應,抑或是長久的力量。
容許自己經歷強壯和脆弱,這不過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它們令生命完整,而非否定任何一方,分裂自己。在接受自己的強弱對錯,退步和進步時,我們開始長大,懂得整合自己,在平穩中求變,保持彈性和正能量,人自然活得平衡自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