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提筆給自己寫點什么,缺乏一點激情與動力,人生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人生來去兩頭空,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還是會去追,去愛,去痛,去恨。其實無論是何種刻骨銘心的痛,還是何種超脫所有的樂,都是看是重卻很輕的事物。因為無論愛與恨,得與失,憂與喜,都是微不足道的,它們最終都會離開這個世界。
世俗的各種情感只是因為人的某些念想才會顯得那樣難以擺脫。因為人始終都放不開,放不開別人眼中的自己,放不開自己眼中的別人。所以才在人與人的關系中糾纏、紛擾。一個人的一生比之于歷史,只是萬里長河中一粒細沙;比之于宇宙時空的推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人之所以困于對一時一事的得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而把自己人為的放大了。在一個人的念想中,自己便成了所有。其實,生活中是我們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放在了放大鏡下了。若深思起來,人生的得失真的很不重要,人生有得必有失。只得不失到最后反會失去更多,只失不得是懦弱,是對本性的摧殘。人們會有一條道德底線,這線也是通過衡量得失才得出來的。
從物質上說,現代人比前人發達了,從精神上說,我們在先人面前是可憐的,現代人缺少了道德的底線,為了物質可以不擇手段,婚姻也成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可以去愛自己不喜歡的人,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折手段,為了與世無爭,我們的道德底線越來越匱乏,是自己之悲哀和國家之悲哀,經濟越發達,開發越深入,人與自然,既其本性的需求會相去甚遠。古人多為身體的饑寒憂,今人多為精神的空虛。我們越來越覺得生活本不應該是這樣的,但又不得不遵循著歷史發展的軌跡,去融入自己并不十分熱愛的生活。人生中有太多的事情是你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這都是因為責任。因為責任,一代又一代永無休止的付出著,一代又一代理所當然的享受著。這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人生就是這樣,像一段長長的排比,雖有疊置的美麗,卻擺脫不了重復的嫌疑。但人還是不斷重復著一個個生活的足跡,只是步伐調整了,所看到的風景不同了,看風景的心情變化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