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河流,那么這條河流永遠是在變化中伸延。只是人到中年時的變化尤其多。除了我們自己身體的變化,還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父母怎么好像一瞬間就老了,孩子怎么突然就長大了?
人到中年,多了幾分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多了一些矜持下的沉重,多了幾分苦澀的無奈和順天應命的超然。看孩子歡蹦亂跳在膝前,會時常追憶起自己遠去的童年;看父母一天天的老去,會時常感嘆不能多留點被愛的時段。困惑也好,感慨也罷,腳下的路一直在向前伸延,似乎一切早已注定、該不該出現(xiàn)的都已出現(xiàn)。
人到中年,多了一些成熟后的自律。有了自己的子女,才明白“孝”的內涵。尤其是遠行千里之外的牽掛和思念,讓我們意識到,孝敬父母不僅僅是每月寄錢回去那么簡單,圍繞在他們身邊,噓寒問暖,有時候比錢貼心,也更溫暖。
人到中年,對成功有了理性的認識,這是對自己的正確審視和對現(xiàn)實的客觀評判,明白了什么該放棄,什么該珍惜。在奉獻中索取也在索取中奉獻,身后留下深深淺淺的一串腳印;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已習慣,該有的都有,夢里卻還期望這樣那樣的改變;懂得了什么是緣,在上一輩子的宿命中,更多了幾分對人生的珍惜和留戀。
人到中年,知道了自己的時間不再是“無限”,許多事不去努力做好,就將“沉”為永遠的遺憾。突然覺得,以前很在乎的那些雞毛蒜皮、人情世故、功名利祿,其實并沒那么復雜重要,避開紛紛擾擾、虛情假意的世界,把腦子騰干凈,用一種不屑于向別人張揚的驕傲和充實,實實在在地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認認真真地愛自己和這個世界,不必再讓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占據(jù)和瓜分自己的時間。
人到中年,多了對人生命運的感悟,有了對世態(tài)的豁達和理解;開始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渺小,開始感受到命運的無常與不測;知道了如何去與人為善,恩恩怨怨皆付笑談;少了不切實際的追求,荒唐的不再荒唐,荒誕的就由它去荒誕。于是,對生的艱難,就會看得更達觀,對多舛的命運,就會接受得更平靜。
中年,是渴望瘋狂,卻只在心底瘋狂的年齡;中年,是不再追求完美,卻希望完善的年齡;中年,是拋開永恒,尋求平衡的年齡;中年,是有了負擔,更須負責的年齡。中年,是有著更多的喜悅,更多的從容,更多的豁達,更多的瀟灑和淡定的年齡。
中年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歲月是不講情面的,不會因你而停,一下就溜過去了.中年離老年也就一步之遙的事,所以人到中年的朋友們,在中年的歲月里,要開心地工作,快樂地生活,才能有愉快的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