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所述是自己的一些較深刻的人生感悟,不知能否給大家一點啟示。請看:
【坡長人易上,計長人易中】假如把一個很陡的坡,變得很長,走在其上的你是不會感到有坡度的,因為它不比走平路多費多少力氣。等到了坡頂回頭一望,就會驚嘆道:“哦,我怎么站得這么高!”同理,假如一個騙子把一個很大的騙局設了一個很長的計,你就不會覺察那是計,因為它看起來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等知道上了大當,就會悔恨道:“唉,我怎么這么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凡事要多思多想,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切記:天上不會掉金子,地下不會冒銀子;小聰明往往上大當、誤大事;不該笑的笑,笑里藏刀,不該哭的哭,哭里藏槍;街旁蓋的都是高樓,人外顯的都是好優。
【智慧和品德是自己最好的保護神】有的人認為有了權就可以保護自己;有的人認為有了錢就可以保護自己;有的人認為父母可以保護自己;有的人認為朋友可以保護自己。權力是人民給的,不大公無私地為人民服務,只為保護自己、滿足自己,權利終將把自己毀掉。錢可以買來“保鏢”,但買不來仰慕敬重,買不來赤膽忠心。有人可以出更多的錢買有錢人的幸福、健康、生命。父母可以保護自己,但父母不能時時伴隨,況且父母不能跟自己一輩子。一般的朋友,只能給自己一般的幫助。知心的朋友可以不顧一切地傾力相助,可朋友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也不能時時事事相伴左右。知己又有幾人呢?自己是自己最好的保護神——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品德。因為它時時事事伴隨著自己,對自己對最忠誠、最無私。它還可以得來別人的敬重和忠誠。
【越富越要顯貧,越智越要顯愚。】人是衣裳馬是鞍。人若穿的不好就會讓人低看三分。所以,人一旦成了大款,沒有幾個不炫富的。自吹自擂、窮燒包的人就是怕人瞧不起自己。其實,有了錢是不宜炫耀自己的。你就是不炫耀,也會有人嫉妒,有人想算計你,如綁架、偷盜等。假如不知天高地厚地炫耀張揚,那不是故意讓人嫉妒,讓人算計自己嗎?這就好像漂亮的女人袒胸露背,容易引起色狼的色欲,易使自己受侮辱一樣。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若是很有能力和智慧,在與人打交道時,要顯得愚笨一些。因為聰明與奸猾常被人混淆,易引起別人的防范與不信任。
【第一印象最不可靠,可常先入為主;外表的東西最不可信,可常鬼迷心竅】人們都知道,一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為什么呢?這是由于先入為主之故。由于先入為主,人就會戴著第一印象的有色眼鏡看這個人后來的言行,做出不理智、不客觀的判斷。其實,第一印象是很不可靠的。小事見人面,大事見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真正認識一個人是很難的,是不能憑第一印象下結論的。況且,人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許多人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摻水的。
現在的產品和人都很注意包裝,這是因為它能迷亂人的心智——“鬼迷心竅”,使人們戴著外在包裝的有色眼鏡看人和物的內在本質。最為典型的就是,人的外在美對人心智的迷亂。它使人們誤認為:笑得甜心就甜;皮膚白心就白;體態柔心就柔;五官端心就端;……總之,使人們認為外在美心就美。絕大多數的人都易犯這個錯誤,所以即使是英雄也難過美人關。其實,外在美與內在美往往很不成比例,還往往成反比例。
【要學會什么都能看得透,也要學會什么都能看得開】事物是“狡猾的”,它把本質深藏于內部,而把非本質的東西——現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事物的本質決定事物的現象,它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固有屬性,它是相對穩定的。而現象是事物本質的具體表現,它是多變的、易逝的、個別的、片面的、表面的,甚至是虛假的。人的感官只能感知現象,事物的本質只有通過抽象思維才能把握。由此可知,事物的本質是不易認識的。而具有聰明思維大腦的人,為了自己的目的更是會偽裝自己,所以其本質就更難認識。但是,無論是事物還是人,我們都要去認識其本質,不能被其現象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否則就不能認識人和事物、就會上大當受大騙。這就是說,我們要學會什么都能看透。
看不透是愚鈍,是智商有問題;看不開是軟弱,是情商有問題。我們既要把人和事物的本質看透,也要把他們看開。這一點對社會實踐、對做人、對健康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智力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否則,還不如“糊里糊涂”。例如,人們認識到了癌癥主要是由于人的免疫力低下所致的本質后,必須看得開——從戰略上藐視它,從戰術上重視它。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它。因為,懼怕癌癥的強大精神壓力,最易降低人的免疫力,從而使癌癥“雪上加霜”。有人說,癌癥病人大多數是嚇死的。我覺得很有道理。我的一個記者朋友2000年患了腎癌,已經轉移,尿里已發現癌細胞。手術后,我給他半開玩笑地說:“不要害怕,越怕死得越快;不怕它還有希望戰勝它。”他笑著回答道:“我一點也不害怕。”他真的不害怕,他和患病前一樣地努力工作、生活和學習。例如,每天都和年輕人在一起打籃球,每天還是忙于采訪和寫稿,好像沒有得癌癥、沒有做過大手術一樣。這不,十二年過去了,他現在還健健康康地活著。像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媒體上經常報道的“抗癌明星”,就是這樣的人。他們都是很看得開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