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出生于山區長大的孩子,書沒念過幾年,只有初中文化。雖然我文化不怎么樣可是我自從踏入社會以后很快的就懂得了去感悟身邊的每一件事,身邊的每一個人。所以我想讓讀者們知道我的想法和我對人生的體會。從小家里的條件就不好,所以早早的踏入了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記得剛剛踏入社會時我只有十五歲,如今十年了。在這十年里我經歷了很多事情,這些經歷得出了我對人生的一個認識。
在我們身邊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或是他人或自己身上發生的每一件大小事,都是一本值得用來對自己的人生參考。別人的成功,我們學習。別人的失敗,我們從中感悟它為什么會失敗,我們應該怎么樣才可以避免。
書的種類甚多,有小說、有雜志、有學習用的教材等等……可是有誰是把每一本書都看完過,又有誰能夠把自己所看過的每一本書都記下的。
人生,它是個很復雜的歷練。只有我們認真的去體會,才能感悟到它的可貴。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就有著不同的經歷。
有好多東西在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情形下是不會明白它是怎樣的感覺。唯獨在自己親身經歷過后方能得知其中的甜美與苦澀。
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有這本書的存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是一本可貴的書。他們的經歷就是我們最值得用來參考自己人生的書。每一個人一生下來直到成人,在到踏入社會就注定了要遭受到社會給你不同的考驗和挫折,不管你學問有多高,還是你出至于那個名校,當你一旦踏入形形色色而又充滿誘惑的社會之中來就會面臨不同的考驗與挫折。所以我們應該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充分運用別人的人生經歷來彌補自己人生不足的地方。
人生如夢,如夢般的人生。人生短暫,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敗;有生,也有死。
我們年輕時往往看到的人生路上全是燦爛的鮮花,可是在那些過來人眼里看到人生為什么卻是荒涼的墳墓。
要我說既有鮮花,也有墳墓;只是鮮花是在墳墓上綻開,在如今的社會里“誘惑”是無所不在的,往往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會以為那就是美麗的花朵,誰都希望擁有,可誰又知道鮮花下等著我們的會是墳墓呢。
在如此美麗的人生路上,我經常在想人是不是都以為受苦是一種磨難、而我們何不換過來想想,受苦,其實是一種獲得、是領悟與人生和生命意義的最高境界。
一個生活得順利的人,也許大家會覺得它是幸運的,可是他勉不了自高自大,為所欲為;一個人生活得太富足,勉不了驕奢傲慢,崇尚浮華。生命如果沒有一點波折、一點阻礙,就很容易沉溺在自我滿足的世界里,無法超越自我的境界,也不能真正的融入這個社會,永遠也是自我的一片天。在這千瘡百孔的人生路上我們到底又會面臨多少挫折呢?誰也不會知道。
凡事都不要等到發生了才知后悔,平日多參考他人的人生足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人的生命說長也不長,說段也不短也不短我們應該把我們人生中的這本書好好的珍惜。金錢、權利它不可貴,唯獨把我們人生中的這本書的每一天;每一篇;翻好了才是最為可貴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