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要懂的指向很多,這個世間的一草一木,風雨雷電,熙熙攘攘的行走,沒有盡頭的變化多端。最讓人揪心的,便是人心的懂。
很多人一直在尋找懂自己的人,其實是想多個人來幫他了解自己。人大多以為自己能明白自己,其實最不懂自己的人恰恰是自己。
懂以很多種狀態存在,勾肩搭背的歡喜是一種懂,沉默寡言的相對也是一種懂,近距離的笑談是一種懂,永遠沒有相會的平行線,也會有一種懂的境界。人也以很多種方法去懂。等待,或者不斷地努力孜孜以求。好比我們愛草木,可以用水去澆灌,或是讓陽光去呵護,可以風雨來臨之前搬進溫暖的室內。
可有些人,不容易去懂。
有些懂建立在頻繁的交流之上,你一言我一語,或是日日相處,一茶一飯的四目相對。也不盡然,人與人,現在已不說真話,懂得偽裝與隱藏,你懂得的只不過是一副皮囊上的表情。一個內心防備或是具有超強能量的人,就算與人耳鬢廝磨,生子育女,煮飯洗衣,肉身親密接觸也會始終感覺到很陌生。有人想去真正的懂,付出很多精力與時間,象是在猜一個謎。另一方面,想要被懂,必須首先打開自我,付出充分的信任對方。一棵防備的心往往具備很強大的力量。很多人做不到打開自我,就象很多做不到突破自我一樣。所以,人也丟了懂自己多一點的機會。
有一種懂很讓人著迷。
這種懂首先是一種緣分,還有一種默契,就象女人的情感是生命的血肉支撐一樣。有時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表達,只一個眼神或是一抬手,便有萬般的飄渺卻又力量強大的東西在心中扎根,從此開始了懂的序幕。
一個松懈或是剎那間的動情,會不自覺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想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與對方交換,世間任何事皆是一種交換,只不過有的很公平,有的不等價。這一切又無法用度量衡的單位來衡量。可人一旦開始了這種懂,也就不會過多計較,只會勇敢地自我打破,可能最初心里也是明白的,人世間,如此沒有了偽裝,誹謗,猜忌,欺騙,隱藏,那就必須拿出與墨暗相媲美的勇氣,在尖刀上行走。有人說過的,這樣會傷到自己。傷到自己的背面,就是另一種突破。受傷是一種成長和蛻變,永遠保持孩子的天真是一種幸福,不懂的狀態可以讓自己單純快樂,但這樣的快樂還不是真正的幸福。就象一段愛情里,有愛,還必須要有一點恨,才讓人戀戀不舍,回味了又回味。痛苦總是比快樂要沉重,幸福總是在育了之后才姍姍來遲。
很多懂無需多言,甚至不要太多的回應。小心翼翼總是件好事。反過來講,太坦白的人往往沒有神秘感,而能量強大的人,往往覺得無需再次突破,也可能因為他已經無數次的鳳凰涅盤,周身無懈可擊不想打開心扉。要想獲得這樣的懂需要默契做推手,也要心有靈犀的氣質。
常常覺得自己不懂自己,因為有些事,沒有理由地去做了,再仔細揣測,其實是懂了真正的內心,隨著心思的洪流自然而然的做了,只是因為沒有整理的心情,忽略了理智,慫恿了感性。又或者,這種懂會害了自己跟別人,猜錯了謎還在沾沾自喜,所以,那種懂,必須具備很多條件,如果沒有,那是一種自負跟自欺欺人,也會讓人表錯了情,達錯了意。
懂是個很豐富的字眼,里面有包容、沉默,有不計較跟沒有理由地付出,需要毅力、耐心、定性、信念,還有期望。這樣看來,這樣的懂似乎很沉重,太累,但又誘人,因為懂帶給人的幸福感很強,那是種相互了解后的信賴,無需多言的默契,心照不宣的喜悅,還有一種與人攜手的溫暖。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