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自我心態的一種調和,負擔本來沒有那么重,皆是因為驚慌失措或者慌不擇路。生活是一場教育,它本就不是一場折磨,忘記的速度快一點,放下的數量多一些,拿捏好舍和得的分寸,不被煩惱所困擾,不虛偽,不造作,那么所有的退和進都應該是一種希望。
走在人世間,不是奢望,不是等待,所有的執著會讓愿望越來越少,會把命運活成一場煎熬,命運的真相就在于你今天活得怎么樣。那些希望的重來又何曾來過,煩惱是什么,煩惱的真相是什么,需要的實在不多,只是想要的又太多。
有時候我們懷疑生活為難了誰,心地缺少了那份坦然,若要反思什么原因,往往又無言以對,原因在哪里,想放下的未必真放下,執著于一念,那么必然受困于一念,幸福沒有拋棄誰,在于每個人的活法是刻意追求的勞累,還是順其自然的灑脫。
歷經生活的煩惱,你若在意,那么傷會更深,就像越忙碌越容易迷失一樣,認識自己的存在,認清自己的存在,需要清醒的對待自己存在的方式和態度,執迷則不悟,悟即不執迷,自己有多重,浮云是桿秤。
怎么樣去生活,一顆平常心來活,凡事有度,自我勉勵,用幾分謙虛的姿態增加樂觀的因緣,處處是善待,處處是珍惜,人生這一場活過,別辜負了這一場曾經的存在,客觀的理解人生的經過,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感悟自我,別在乎別人怎么說,自己的不爭,就是命運最大的福德。
尊重生活就要有尊重的態度,得失看得淡一點,凡事還是多隨緣,心地少一些負擔,處處是眾生,處處從簡單,哪里有雨,哪里有傘,無怨人,無賴人,生活本就如此。
佛門有句話,心地清凈方為道,生活不是一場困頓疲勞,它更應該是一種心無煩惱身心輕安。做生活的分享者,活生活的簡單,活生活的全神貫注,給自己幾分向上的信念,懂得放下,品味回頭,快樂才是生活的基本生存條件,隨它外界如何紛擾和變化,心不亂就是對生活真實的領會,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平靜祥和,隨遇而安。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