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是北京的一位寵物殯葬師。他說養寵物就像家里來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平時騙吃騙喝,最后走的時候還要騙我們一把眼淚。
寵物能陪在我們身邊大多只有十幾年。十幾年對人來說沒有多么長,但對寵物來說卻是一輩子。我們能給它們的很少、很有限,它們則把自己的全部給了我們。
所以李超說,給自己的寵物一個體面的喪禮,是我們能給它們的最后的愛,也讓我們內心的不舍有一個出口去宣泄。
“85后”的李超曾經在北京一家媒體公司做運營。2016年,他辭掉了體面、高薪的工作,改行成了寵物殯葬師。除了貓、狗,他還火化過倉鼠、鴨子、烏龜、貂等寵物,3年來,他服務過將近6000個家庭。
2015年,李超家里兩條愛犬病逝了。處理后事時,他去的寵物醫院環境差,工作人員只跟他談這個多少錢、那個多少錢。他希望別人能問自己一句:“要一杯熱水嗎?”或是,“心里有什么話想說一下嗎?”
這樣粗暴的方式讓李超很失望,所以他開了現在這家寵物殯葬店。
寵物喪禮和人的喪禮最大的不同,就是感情純粹
寵物的入殮儀式跟一場小型的人類喪禮幾乎沒什么差別。接到寵物遺體,李超會先做簡單的清理,盡可能讓它們恢復到之前健康時的樣子。
去世的寵物的毛很容易掉,只能用濕巾一點點地擦干凈它們的嘴角、四肢,然后把毛梳順。主人可以帶走一點兒毛發或者腳掌印作為留念。
李超說很少有同行會這樣做,“在清潔遺體時,我會想它們生前會是什么樣的性格,跟主人都會怎么相處,他們之間會有什么故事”。
清潔完畢,他會把寵物抬到告別室的花床上。那是在火化前,主人陪伴寵物最后的時間。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單獨在告別室陪寵物,可能一邊哭一邊跟小家伙說很多話。李超記得,最長紀錄是一位主人在里面待了8個小時。
他們曾經幫一位主人定制過一場寵物追悼會,到場的來賓有20多人。來的人都是跟那只去世的寵物狗有很深感情的朋友。“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個寵物主人可能是錢多,但實際上他并不是什么富豪,整場開銷也沒有那么大。”
李超說:“寵物的喪禮和人的喪禮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感情上的純粹度。主人和寵物之間的感情非常單純,沒有社會輿論或者人際因素、道德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