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妹子發私信給我,很長很長的一段話,說自己很笨,在讀大二,不喜歡目前的專業,學不進去,做什么都沒天賦,又找不到興趣點,不知道從哪下手。不過她也有野心,不愿意這一輩子就這么庸庸碌碌的老去,她想掙很多很多的錢,想過更好的生活,更不想辜負對自己滿懷信心的父母。她想知道,有什么辦法,能改變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妹子用了很大的段落去敘述父母對她的期望,以及父母為了支撐那個家付出的辛酸苦楚。
她媽在超市做理貨員,每天早上六點鐘就要起床,走很遠的路趕到超市上班,中午帶點剩飯剩菜微波爐里湊合著吃,有時候要把大箱大箱的貨物從倉庫搬到店里。
她爸卻是在偏遠的鄉下教書,周末才能回來一次,其余時間都呆在學校里。
她爸媽省吃儉用,每個月打給她的生活費卻從來不會少。
看到那些句子的時候,我鼻子突然就酸了,忍不住地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情感上產生的共鳴,我順手點進去看了妹子的微博,兩小時前,她發了一條關于某某明星的討論,三小時前則是關于一條對某某韓劇的吐槽,以及各種笑話段子,自拍.....發微博數量6000條。
我不是反對發微博,只是我一個玩微博三年的人,一共才發了600條,她居然發了6000條。
她不是迷茫,她知道自己的情況,有想要守護的人,也有想要捍衛的夢想,不安于平淡,卻又不愿付出努力。
我一瞬間有點難過,難道父母用半輩子的繁瑣庸碌,辛酸苦楚,換給她一段可以安靜學習,不受物質所困擾的時光,不值得她付出一丁點的努力嗎?
我不反對大家看韓劇,但我討厭你一邊大聲嚷嚷著,自己的夢想還很遠,一邊吐槽《太陽的后裔》劇情設置不合理。
我不反對大家用社交軟件,但我反感你,一邊刷屏聊天發朋友耍自拍,一邊說找不到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辦法。
我不反對大家追星,但我不能忍受你一邊花著父母的錢買天價演唱會門票,一邊哭訴,自己不夠好辜負了爸媽的期望。
上帝給你的所有東西都是明碼標價的,現在你浪費青春換來的片刻安逸,未來要用半輩子的辛苦勞作去償還。
(二)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用那種方法達成目的,只是邁不出那一步,還會給自己找好多借口,沒天賦,沒毅力,不感興趣.....
一集韓劇一個小時,一般來說差不多有20集,看完十部韓劇,會用掉整整200個小時。
這還不算在微博上,微信上吐槽劇情,討論人物形象,偶爾八卦一下明星私生活的時間。
打一局匹配一般花四十五分鐘,不過你當然不會只打一局。
看一集娛樂綜藝一般一兩個小時,你還會不斷的刷微博,刷朋友圈。
看一本百萬字的網絡小說,怎么也得用上四五十個小時吧,當然你還得感激作者給你本完結的。
說到這里,肯定很多人反對,說這是享受生活,這是娛樂方式,要有生活質量,不能活的太死板,否則人生多無趣啊。
只是我覺得,年輕的時候應該努力拼搏。
當然,喜歡安逸的生活也無可厚非,只是如果你真的安于平淡,就不會抱怨這樣的人生太過乏味,距離曾經的夢想越來越遠,想要守護的人愈發地老去。
既然你選擇了在這個熙熙攘攘的鬧市里過著舒適平淡的生活,就不要問我往哪走才能到達真正的屠龍之路,怎樣才能留給世界一個遙不可及的背影。
一小時至少可以背熟30個單詞,十部韓劇的200小時,就可以背完6000個,四級考試大約只用考4500個單詞,你口口聲聲哭訴著四六級沒考,雅思沒過,人生真是太艱難了。可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是真的在努力,還是僅僅感動了自己。
很多人早上賴被窩,睡懶覺,一起來就開始反省自己,又浪費了這么多時間,在心里和自己說,明天一定要早起,結果晚上十一點,卻把早上自己對自己說的話忘得一干二凈,玩著手機刷著微博到深夜凌晨。
有個讀者看到我去年的一篇文,說是下定決心好好考研,每天早上五點在我微博里打卡說早安,到現在為止已經整整四個月了。
自律的生活,學習,看書,早起,背單詞,都不會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難,只是你如今有后路,生活尚未把你逼到那個份上,尚有人替你抗下所有的苦難。
熱門專題: